陈公博想好了一个口号,党不可分,国必统一,希望和蒋介石达成合作。新的一年将迎来光明的一年,认为中国即将面临两种命运的斗争,即将召开的七大上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包惠僧仕途越来越顺利,寿宴上念了一首诗,他忧心忧国,多喝了不少酒,这个寿宴也不是他想要办的。孙中山党员以的名义代表中国政府在中国的留学生等300万人上台与中国大合唱,而后数千人同到场为的解放事业加油助威。
包惠僧曾经是个军人上过战场,也曾揭露过世界黑暗,曾经他还是,从前他完完全全是另一个人,可现在却变成了什么样子,包惠僧恨自己,他从前的战友周恩来、董必武就在重庆,可是他却不敢去见他们,羞于见他们,当初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他们一路坚持挺过磨难,包惠僧却半途而废,他消沉道自己只是个废人。这些年包惠僧一直在想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生活所迫成了他找的借口,可千千万万奋战至今的革命人难道没有家吗?包惠僧越想越痛苦,他一直以为只要有这几个字挡着就可以心安理得。现在包惠僧才真正明白,信仰这两个字不是说说就算的,信仰是要用毕生追求,全身心付出才承受的住的。新中国成立后包惠僧给中央写信忏悔,请求回北京,中央同意。包惠僧收到包惠僧的信,声泪俱下:一个员能抵抗得住各种诱惑吗?一个员,真正抵抗不住这八项纪律的考验吗?他的一段话触动了李纪恒,李纪恒问:你到底是如何能够抵挡诱惑,抵抗住诱惑的?包惠僧答:我在1934年,即包惠僧写信给的时候,已经战乱不断。
重庆方面公布了去旧金山会议的代表名单,其中共产党只有董必武一人,但大会召开在即毛泽东认为要以大局为重,没有多做纠缠。董必武只身赴会任务艰巨,毛泽东希望他利用好各种机会打破国民党的舆论封锁,董必武表示旧金山之行一定不辱使命。王友直见刘仁静还没下班便来了,刘仁静正在写文章。二人感慨蒋介石的野心,刘仁静还是直截了当,他感叹自己年轻时不论走到哪里都是最小最年轻的,所以总是备受照顾,当年中共一大更是最小的代表。
早前陈独秀就提醒过刘仁静,不要总和党内同志闹别扭,可转眼已经斯人已逝。王友直告诉刘仁静,几年前周恩来途径西安来找过他,希望他能为工作。虽然王友直没给答复,但从那时起就倾向于了,他们在信仰的抉择上走了偏路,王友直想回到理想之路,也许还为时未晚。刘仁静没说话,表示今天这些话不会和别人说。王友直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而刘仁静在派的影响下写了四篇文章,后公开登报反省。与信仰的选择相反,北平大学历史系教授李流海当了二十多年的书记,他曾上过南开大学历史系开场报告会,见过李流海、王宠、马寅初、康克清等,他明白,干政之前一定要亲自跑一趟老胡家,才能把事情办了。
办事处为董必武筹备了欢送会,董必武表示代表团名是不合理的,但不争不抢是为了团结,表现为了国际和平而奋斗的决心。欢送会后不久董必武到达美国,如期参加联合国制宪会议,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宪章签字。这几天张国焘回来得晚,杨子烈担心他有烦心事特意来接他,听说张国焘最近在走动关系想借六大召开谋权,杨子烈担心张国焘这么努力结果却未必好。张国焘却大怒,他用不着杨子烈提醒。今后的对手是,而谁又比张国焘更了解,他已经被内定职位建立体系。杨子烈不希望他做什么高官,只希望一家平安,张国焘却不甘心,即便蒋介石不是真心用他。他理想与理想之间不可或缺,似乎毫无联系。
陈公博见了蒋介石派来的联络人。蒋介石已是全身疲惫,只稍稍精神了一会儿。
Powered by 大克拉剧情网 http://www.79688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