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大众网络摄影竞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新中国60周年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又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自1949年建国以来,特别是30年改革开放的流金岁月,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是国人的自豪,同时也是世界瞩目的焦点。六十一甲子,峥嵘岁月稠。这一历史的激荡与变迁,有着广泛的见证人。为充分展示建国60年特别是30年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各地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发动摄影家及摄影爱好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将过去和现在记录下来的影像成果,通过互联网平台予以充分展示和传播,对于国家和各地区、城市,对于摄影组织,对于合作支持单位和受众群体来说,都是一件极有意义且有重要参与价值的机遇。为此,五洲传播中心看中国网、腾讯网、中国人权网,以及城市摄影联盟、东方国际摄影艺术促进会、中国青年摄影发展共同体等联合发起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新中国”大众网络摄影竞赛活动。本次活动将通过发起单位与城市摄影联盟和中国青年摄影发展共同体的成员单位(摄影组织)合力推动, 成为一次前所未有的大众参与的涉及全国百余城市的网络摄影重大赛事,成为一场展示沧桑巨变、印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就的影像互动行为。
一、竞赛宗旨
• 通过镜头记录并见证祖国建国六十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进程,描绘中国发展与进步的宏伟画面;
• 为全国各地区、城市提供展示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就、献礼建国60周年的窗口;
• 通过活动使参与单位提升自身的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推广大众摄影活动在各城市的普及;
• 为广大影友搭建展示爱国心和摄影才情的平台。
二、主办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 五洲传播中心看中国网、腾讯网、城市摄影联盟、中国青年摄影发展共同体、中国新疆网、中国人权网、东方国际摄影艺术促进会
三、组委会成员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主 任:
薛 平 五洲传播网络中心主任
龙绪明 城市摄影联盟主席
副主任:
曾 毅 东方国际摄影艺术促进会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孔令铜 看中国网总编
赵浏兰 城市摄影联盟秘书长、南京市文联副主席
赵新元 中国人权网总编
李 丹 中国青年摄影发展共同体常务副主席、山东贵州两省青年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四川省青年摄影家协会主席
林 坚 中国青年摄影发展共同体秘书长、贵州省青年摄影家协会主席
张利萍 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湖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
李玉霄 腾讯网新闻中心总监
赵国臣 腾讯网新闻中心主编
委 员:若干,由主办单位和各参与单位推举
四、支持单位
网络:中国网、中国经济网、国际在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中国台湾网、中国长城网、中国新疆网、中国西藏信息中心网、中国西部网、中国科技网、通网、长城在线、新华报业网、北方网、内蒙古新闻网、浙江在线、四川新闻网、山西新闻网、宁夏新闻网、青海新闻网、金黔在线、每日甘肃网、广西新闻网、天山网、北方新闻网、红网、东北新闻网、古城热线、东南新闻网、中国江苏网 、大江网、江西新闻网、华龙网、百灵热线、猫扑网等;
报纸杂志:中央媒体、地方媒体、专业媒体----《中国日报》、《网络传播》、《摄影报》、《摄影与摄像》杂志、《海峡摄影时报》、《上海摄影》杂志、《摄影》杂志、《中国西藏》杂志、《互联网周刊》、《大众DV》杂志等;
电视媒体:中央数字电视《摄影频道》。
五、活动办法
(一)活动组织形式及内容
• 所有上传作品都将按照六项主题征集图片:(所有作品都需要先通过审核,大致需要1-2个工作日)
锦绣中华(表现各地风光、生态及富有地区特色、民族特色的美景等)
传承辉煌(表现历史名胜、文物、建筑、民俗等)
美好家乡(表现地区性新貌、城市标志性建筑、家乡发展变化等)
开放时代(表现新潮、时尚、改革后的新生事物及奥运情怀等方面)
百姓生活(表现人物百态,反映百姓安居乐业)
今昔对比(这类图片须为对比组照,表现观念、民生、城市与农村等)
• 竞赛网络平台由组委会统一建立,将展示以各地区、各城市的所有参赛作品、每月入围作品(由网友投票选出)、每季度入围优秀作品(由网友投票选出)以及全国总决赛优胜作品(由竞赛评委会评选);
• 活动参与城市由城市摄影联盟和中国青年摄影发展共同体的成员单位(摄影组织)负责牵头,开展竞赛活动的宣传推广并组织参赛人员上传作品,竞赛结束后,组委会将从负责各城市的摄影组织中评选出优秀组织奖。并择机在主要城市进行竞赛优秀作品巡展;
• 本次竞赛的各阶段及最后结果将在腾讯网、看中国网等网站上长期保留;参与支持的媒体将连续登载活动消息、进展和评比结果;
• 竞赛结束后,将出版本次竞赛获奖及优秀作品的画册,作为礼物广泛赠送海内外相关单位和人士。
(二) 奖项设置
摄影竞赛分为单项奖和组织奖,其中单项奖又分为入围奖(月奖)入围优秀奖(季奖)及总决赛奖。
(1)单项奖评选办法:
A. 入围奖(月奖)
采用网友投票的方式(每QQ号限每日一票),每月末最后一天,在锦绣中华、传承辉煌、美好家乡、开放时代、百姓生活五类主题中每主题得票最高的前300位的作品,今昔对比主题中得票最高的前100位的作品(“今昔对比”主题组每组对比照片算一幅)将获得“入围奖”,获入围奖的作品才有资格参与季度优秀入围奖及总决赛的评选(已获得入围奖的作品不再参与后期入围奖评选,仅参加“季度入围优秀奖”评选)。获入围奖的参赛人员将获得由竞赛组委会颁发的电子入围奖证书;评选结果及所有入围作品将在大赛平台“入围作品”栏目上进行展示。
B.入围优秀奖(季奖)
采用网友投票的方式(每QQ号限每日一票),每季度末最后一天,在锦绣中华、传承辉煌、美好家乡、开放时代、百姓生活五类主题中月入围奖中每主题得票最高的前100位的作品,今昔对比主题中得票最高的前30位的作品(“今昔对比”主题组每组对比照片算一幅)将获得“入围优秀奖”,获“入围优秀奖”的作品才有资格参与总决赛奖项的评选(已获得入围优秀奖的作品不再参与后期入围优秀奖评选,仅参加“总决赛奖”评选).获入围优秀奖的参赛人员将获得由组委会颁发的入围优秀奖电子证书及纪念奖品;评选结果及所有入围优秀奖作品将在大赛平台“入围优秀作品”栏目上进行展示。
C. 总决赛奖
由竞赛组委会委托评委会,从四个季度中所有“入围优秀奖”作品中,根据作品之主题表现、摄影技艺、创意策划等方面进行评分,按综合得分高低排名,评出总决赛各奖项;
2009年10月进行总决赛,大赛设置总决赛金奖一名、银奖两名、铜奖三名,另按照锦绣中华等六项分别设置各主题优秀作品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根据网络投票结果,从所有上传作品中按六个主题中投票最高的作品,设置六个人气最高奖。
总决赛金奖:获奖证书及奖金10000元
总决赛银奖二名:获奖证书及奖金各5000元
总决赛铜奖三名:获奖证书及奖金各3000元
总决赛主题优秀作品奖:
一等奖六名 获奖证书及奖金各1500元
二等奖十二名 获奖证书及奖金各1000元
主题人气最高奖六名:获奖证书及奖金各1000元
(2)组织奖评选办法:
大赛组委会将根据各城市参赛人员的积极性、上传作品数量和推荐入围奖的质量等方面综合评价,对负责各城市的摄影组织进行评比,并对优秀摄影组织予以奖励。
总决赛奖及组织奖由主办单位统一评选,评委由组委会聘请资深专家担任。
大赛网络平台还将设置“摄影家”栏目,推荐一些著名的和有影响力的摄影家,并展示他们的作品,供参赛者学习和交流。如有的摄影家愿意将一些作品参加此次大赛,可由竞赛组委会推荐,直接进入总决赛。
(三)决赛评委成员(排名不分先后)
由城市摄影联盟、中国青年摄影发展共同体推荐7名,由五洲传播中心、看中国网推荐4名。
龙绪明:城市摄影联盟主席
曾 毅:东方国际艺术促进会主席
赵浏兰:城市摄影联盟秘书长
温 宁:《摄影与摄像》杂志社长兼总编
李 丹:中国青年摄影发展共同体常务副主席
张利萍: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湖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
李英杰:北京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焦 波:著名民俗摄影家
黑 明: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艺术研究所副所长
冯建国: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网友评委:1-2名
(四) 大赛时间安排
• 活动启动定于2008年10月6日;
• 活动启动前期,由组委会推出竞赛网络平台;
• 适时举行新闻发布会,推动竞赛更好地展开;
• 活动启动后每月末公布本月入围奖作品,每季度末公布本季度入围优秀奖作品,并在竞赛网络平台上进行展示;
• 2009年10月进行总决赛;
• 2009年10月底举行总评比揭晓和颁奖大会;
• 2009月11月开始进行竞赛优秀作品巡展。
(五) 大赛参赛规则
1、参赛者
(1) 不限地域、不限职业、不限年龄。
(2) 所有评为“入围优秀奖”作品的作者必须提供真实详细的个人资料(性别、年龄、通信地址、联系方式等),以便于奖品的邮寄。
(3) 竞赛组委会及承办网站均有根据需要对参赛作品进行适当编辑、发布的权利或用于展览、网上展示等非盈利宣传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尊重参赛者的署名权。如有第三方使用者需使用本次竞赛的参赛图片,由组委会与作者商议。
(4)部分获奖者所提供的图片如有质量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出版和展览,组委会有权向其本人索要高质量的大数据电子文件。
(5) 参赛者确保对其参赛作品享有完整版权,作品涉及肖像权、版权等事宜由参赛者自负,若有第三方对图片中所反映的人、建筑或其他事物提出权利方面的声明或不满,参赛者应对图片可能引发的法律事务负全部相关责任,主办方不承担法律责任。
(6) 不遵守参赛规则或不能满足参赛条件的参赛者的作品将自动失去评奖资格。
(7) 在参赛规则上阐述的条款具有约束力。
2、提交方式
图片的电子文本(用胶片拍摄的图片应转化为电子文本)通过竞赛平台提交,也可以用电子信件的方式发至组委会:E-mail: ls@showchina.org (吕爽)
3、参赛作品要求
(1)比赛接受黑白和彩色图片(电子文件)。 由数码相机拍摄的,要求图片未对画面加工,是JPG格式,边长不低于800像素,大小在1M以内。
(2)比赛不接受合成图片、多次曝光图片和用电脑技术人工修改制作的图片。
(3)图片以配有图注,及使用的相机、镜头、曝光参数等供大家学习的资料为最佳。
(4)比赛结束后所有获奖的作品必须向竞赛组委会提供高质量的大数据电子文件。
(5)作为系列图片参赛的作品可以拆开单独送入单幅类图片的比赛,但图片不能同时投送到不同类别中。
(6)参赛图片必须与图说等一同寄出,图片的说明必须用中文。
(7)评委会的决定视为最终决定。
(8)获奖作品一旦发现有违背参赛要求的,一经证实,立即取消获奖资格。
六、组委会联系方式
大赛组委会设在北京,负责整体运作协调。
联系人:李兵 010-58880349 / 13501016901
吕爽 010-58880339 / 15810621780
传 真:010-58891310
E-mail:lb@showchina.org、
ls@showchina.org
腾讯图片站联系方式
联系人:高如熠 010-62671256
传 真:010-62671681
“新中国” 大众网络摄影竞赛组委会
二〇〇八年八月
QQ
您可能会对以下新闻感兴趣:
上一篇文章:1999年9月30日 国务院举行国庆五十周年招待会
下一篇文章:醒目三十年之1994:乡镇企业成经济增长板块_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