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眼中的多彩贵州

他们眼中的多彩贵州

他们眼中的多彩贵州

  昨日,“国酒茅台杯”第一届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开闭幕式的主持人、部分评委及获奖者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查可欣(大展开闭幕式主持人,贵州籍优秀文化人,湖南卫视主持人、歌手):

  一次奇妙的旅程

他们眼中的多彩贵州

  她有多年在美国学习和生活的经历,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双语主持,这是我的个人特色。”查可欣在接受记者采访过程中,对自己的主持特色很有信心。

  她说,奥运开始以来,在中国举办的国际化活动将会越来越多。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加深,这种国际化的活动肯定将会越来越多,这次在家乡举办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感觉特别亲切,而且自己的主持特色也构成了活动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感觉很激动。

  她感觉来参加并主持这次活动是一次奇妙的旅程,从北京到贵州,再到西江苗寨,一路上欣赏贵州原生态的风景,一路上感觉到深深的震撼。现代人,手机、相机都随身带着,拍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所以,贵州的对外宣传,通过图片展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贵州的山水跟其他国家、国内其他地方的不一样,充满了秀气和灵气,相信越来越多的游客会喜欢。

  谈到对贵州原生态的保护,她认为,西江等地通过对生态风景进行一些必要的加工,进行对外宣传,也能很好地把原生态保护下来,特别是开闭幕式上,一些原生态的唱法和音色,有一种陌生而熟悉的感觉,让人久久回味。

  在此次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中,很多照片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从上方俯拍的拉磨的照片,给人的感觉很新奇,有很震撼的感觉,还有老人脸上岁月表情等都很有冲击力,但由于工作繁忙,她还来不及细细欣赏所有照片,慢慢回味,好在通过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的网站,她将可以慢慢欣赏这些照片。

  佛罗里斯(本次摄影大展评委,伽玛图文发展有限公司总编):

  让贵州摄影与世界接轨

他们眼中的多彩贵州

  佛罗里斯从事新闻摄影主编工作30余年,为中国摄影家与欧洲摄影家的交流与合作做出了杰出贡献。25年前,佛罗里斯先生建立了法国新闻机构与中国新华社之间的合作关系,并在2006年建立伽玛北京公司。也就是在与新华社同行的合作中,他发现了贵州。为了更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各种文化的交流,他组织了千余件外国摄影作品参加此次影展。

  “如何一方面保护好自己的民族文化,一方面进行现代化建设,是对每个政府的一大挑战。而贵州举办的‘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正是兼容了两者利益的结果。”佛罗里斯先生深有体会地说。大展近万幅摄影作品分别在黔东南西江苗寨、贵阳市河滨公园、人民广场、大十字广场、省会展中心、甲秀楼、翠微院、阳明寺、省科技馆、省博物馆、贵阳市美术馆等地展出,从农村、从城市,四面八方的人们涌到不同的展地观展。在西江,当地人对着照片产生巨大的兴趣,他们不停地拍照;欧洲摄影人、亚洲摄影人,不同的眼光通过一幅幅摄影作品反映出来,与欣赏者产生了共鸣,这就是此次影展大众化的写照。佛罗里斯先生对此次影展赞不绝口,他希望将此次影展的作品装裱制作好,让西江每户家庭都拥有一幅照片,让老百姓不仅能看还能触摸到这些照片,更加珍视自己的文化。

  他第一次到贵州,到了贵阳花溪高坡、黔东南凯里、西江,他赞叹这里美丽的景色,留恋这里多彩的民族文化,他说这里是最适合举办摄影大展的省份。贵州可以通过摄影这一媒介参与到国际文化的交流中。他要将此次影展的作品,将自己在贵州的所闻所见所想一一用图片、语言、文字形成不同的作品在欧洲的媒体上发表。他希望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与贵州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加快贵州摄影界与国际摄影界接轨的步伐。

  陈俊生(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专职副主席):

  用奖金建希望小学

他们眼中的多彩贵州

  就在记者对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专职副主席陈俊生进行个人专访时,面对记者的提问,陈俊生“硬”拉上了“摄友”——广东省佛山供电局工会副主席林新光一同接受采访。陈俊生说,广东是中国摄影的发祥地之一,摄影爱好者遍布全省的各行各业,仅佛山供电局就有会员200多名。

  此行是2008年林新光第三次来到贵州。前两次分别是春节前的抗冰救灾行动和5月份摄影人希望小学的考察选点。今年年初,我省遭遇了五十年不遇的雪凝灾害,佛山供电局先后派出两支队伍共300多名队员开赴贵州抗冰救灾。抢险结束后,队员们纷纷回到广东,但摄友们拍摄下的抗冰救灾纪实图片让大家的心依然留在贵州。经商榷,300多名队员决定捐出各自受表彰的奖金共50万元在贵州建一所“摄影人”希望小学。

  陈俊生说,这样的义举是广东摄影人对屡次赴贵州采风的情感回报,是贵州人的淳朴和宁静感染了广东摄友的心。他说,多彩贵州,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是其最为出彩之处,这里保存完好的原生态文化和民族文化,正是摄影爱好者和摄影家们得天独厚的创作资源。

  据介绍,这些年来,活跃在贵州田野山川的省外摄影爱好者,半数以上来自广东。

  周安(人物类作品特等奖得主):

  多彩的贵州更需要宣传

他们眼中的多彩贵州

  “贵州的少数民族文化很多彩,走进山里村寨,就不想离开,但是,贵州的民族风情还需要更多的宣传推介,让外面更多的人了解贵州、关注贵州。”

  昨日,“国酒茅台杯”第一届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人物类摄影作品特等奖得主周安在临回成都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他认为本次摄影大展办得很好,是宣传多彩贵州的很好的方式。

  今年50岁的周安是成都市公安交管局的一名老交警,一直从事交通安全宣传工作。10多年前,因工作需要拿起了相机,至今已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摄影人,人物、风光、新闻摄影作品在国内多家报纸杂志发表。

  2006年春节期间,周安与成都一帮摄影爱好者自己驾车来到贵州,在黔东南、黔南游走了20多天,那里的苗乡侗寨、民族风情、服饰给他“一次又一次的惊喜”。让他最为留念的是从江岜沙苗寨,那里有中国最后一个枪点击查看QQ秀手部落。

  他们来到岜沙那天,天空飘着毛毛细雨,薄雾笼罩着这个山坳上的苗寨,吊脚楼在浓郁的树林中忽掩忽现,“那景色真是美啊!”更让周安惊叹的是,居住在山寨里这群岜沙人,他们有着古老的服饰、生活习俗,比如用镰刀剃头、春夏秋冬都打赤脚,人过世了埋入地下然后种一棵树……

  周安把岜沙苗寨走了无数遍,跟很多人拉家常,看他们劳作,这期间,他手里的相机一直没有停下。“那里的人是山的精灵,是树的精灵,这就是我的岜沙印象。”这一次的摄影大展,周安以他的《岜沙印象——枪手部落》组照,一举夺得人物类摄影作品特等奖。

  “这一次摄影大展举办得很好,是宣传贵州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周安说,“能让外面更多的人知道贵州、了解贵州、关注贵州。”

  “同时,作为一个摄影人来说,我希望当地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传统文化的保护,发展是应该的,但传承也是必须的。”周安说。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报纸 回报 会展中心(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xGv00|69715f2d5e68af95bcf6f03ebbe15632 ·闾丘露薇:古巴为何不开放 探访达赖老巢
·深度 | 总编离职启示 百家讲坛死亡倒计时|xGv00|f4b078f8bb8db05e43d422205cff6dc7
·国际 | 俄罗斯命令所有军舰打击沿途海盗|xGv00|0d35456296eba1ae7a47e2922d76410d
·博客 | 巨贪曾锦春:纪委就是为人民服务 |xGv00|6d349ea2e643dd384ced22439d9a9208
·军事 | 西方热炒“中国造航母”展开军演|xGv00|817b794010f1eab97cf7858ea6a21a30
|xGv00|1cf5773fa7db75c1339840fb023c2f2c|xGv00|eb276bbfdc51fe312abb051eafb54e95 |xGv00|b4a896846f3e87e98188c6fe9310e70cQQ

您可能会对以下新闻感兴趣:

上一篇文章:1900年10月5日 女作家冰心诞辰
下一篇文章:1999年9月30日 国务院举行国庆五十周年招待会

演员陈俊生

陈俊生
分享到:

热门电视剧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