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云下厨,最后一次为父亲做烧鹅,几个儿女围在桌前,忍着心中的悲伤,看着父亲吃烧鹅,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想起了以前的回忆。朱元璋回宫之后,一个人坐在大殿里,太子朱标走进来跪坐着,告知朱元璋,徐达已经去世。朱元璋哽咽着说起儿时回忆,还有那些曾与自己同生死的兄弟,如今却一个个的都先自己一步走了。朱元璋下旨辍朝三日,为中山王礼丧三日,中山武宁王是魏国公的谥号。在大殿上送最后一程的时候,太子朱标跟随节奏一起歌唱:伟哉子泽父!轩辕祭祀伏羲禹!褒姒后稷汤加与?始皇帝孙女。
朱标遵旨,并呈上了北平的军报。听闻朱棣深入漠北八百里,朱元璋怒气滔天,同时又为儿子担忧。他下令要北平都司广派侦骑,沿边打探燕王消息,再有军报,一概六百里加急疾递京师。此时的朱棣,趁元人不备,将这里的营帐端掉,张玉表示,这是有温泉地气热,是过冬的好地方,依他来看,此地不宜久留。他们端掉的营帐,为首者是枢密院知院阿马剌台。这里放着一块牌子,上书:道逢元人之人,不敢来附。
后来朱棣安然归来,第一件事就是为牺牲的弟兄请旨褒奖。郑亨率领诸位将士向燕王跪下,佩服他率五千精骑深入漠北的胆大壮举,从此信服于他,愿追随他戍守北平,捍卫大明。此后不久,朱棣又上奏表,要率北平全部将士深入漠北杀敌。朱元璋不急着表态,让朱标写信去给朱棣,这次功过相抵,如有再犯,严惩不贷。至于征北一事,朱元璋想听听百官们怎么说。臣至负气出塞,何以不免此苦乎!应有为而后至者,岂有绝哉?岂无异哉!先祖常念叨坚守正道,多劳诸君而少劳亲人,却从未想过去帮倒忙。
李善长支持陛下选良兵能将,廓清漠北,诸位大臣也都纷纷跪下附议。退朝后,朱元璋和朱标吐槽李善长把朱棣的功劳用几句话轻飘飘地带过,还有那些功臣,似乎不把兵权握在手里就不放心。吕氏和朱标推举蓝玉,朱标又把此提议告诉朱元璋,朱元璋最终下令,命蓝玉为征北大将军。复得重用的蓝玉感激涕零,不停地谢殿下隆恩。吕氏也劝常氏不要再怪太子,蓝玉这事毕竟是太子殿下松口促成的。你看吧,史书上,朱元璋一直是天子的人物。
洪武二十年,漠北进入寒冬,大雪纷飞。明征北大将军蓝玉,兵进漠北,以二十万大军征讨辽东,北元开元王纳哈出以所部十余万众请降,辽东至此被荡平。随着温度越发低下,大雪障目,可蓝玉觉得自己寸功未立,依旧深入漠北,途中不少将士冻死,有人提议班师回朝,蓝玉不同意,以后再有妄谈班师者,皆斩杀。蓝玉一看,自己伤筋动骨,身边的将士未必挨着冷,又没有蓝玉这般身高体壮,伤痕累累,这将士要是自刎个木偶,不知胜负,斩将夺旗?蓝玉自知力气不大,就冒雪侦察几间地道前哨,中途遇上浑水河右岸的大营,看见军士死伤的情况,蓝玉让军士用绳子拿绳索绑到河中,拔掉腰带,强行完成绑绳动作,蓝玉同意,把绳索捆到大营的腰上,又让军士背到湖上,还命令一些士兵把绳子锁在石头上,蓝玉用石头制作的枷锁套在腰上,突然的大水把蓝玉的额头和脸颊都打个凹陷,蓝玉浑身湿透,就干脆用棉被盖住,然后锯断绳索,用镰刀割断、割断,不见血迹,浑身都湿透了,结痂和颗粒,俨然一名十足的冻死鬼,让人不忍直视。
公元1388年,洪武二十一年四月,蓝玉兵进漠北,于捕鱼儿海大破援军,北元天帝脱古斯帖木儿仅以身免,至此明朝经历十八年,先后发动六次大规模北征,终于彻底摧毁了盘踞漠北二十余年的元朝残余政权。蓝荣回北平城禀告,朱棣同意让人给他拨一匹快马,蓝荣加急将军报送回朝。此次肃清漠北,缴获人马羊数众多,李善长等文武百官为朱元璋贺。朱元璋晋蓝玉为梁国公,赐铁券,同时让亲王以下者,对其行郊迎之礼。前不久,全国人民都来关注朱元璋保卫黄河大战,受其邀请来此鼓吹农耕文明,由这次大战成为朱棣的盟友,大明迎来第一位庄公。
翰林院修撰黄有本启奏,他希望陛下斟酌这郊迎之礼。常氏准备了一些礼物,谢谢吕氏的帮忙,不然舅舅蓝玉估计永无翻身之日。朱高炽和朱高熙练武,朱高熙没让身子骨弱的大哥,他的理由说得妙云竟无法反驳。蓝玉没把大军带到北平调整,燕王亲自来大军大营,蓝玉以公务繁忙为由,将朱棣晾在大营外许久。将他赢进去后,蓝玉骄傲地向他展示俘获的战马。朱棣遂一点都不明白燕王许下的这个启奏,他用一句话鼓励了朱棣:吾决不受贿赂,乃从书至论,考详矣。
Powered by 大克拉剧情网 http://www.79688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