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了春晚舞台的陈佩斯转战话剧舞台依然为观众带来无限欢笑。3月21日,他的新作、四幕历史喜剧《阿斗》将亮相琴台大剧院,昨日他专程到汉为该剧吆喝。
之前由他主演的3部舞台剧《托儿》、《亲戚朋友好算账》、《阳台》中,陈佩斯扮演的都是民工、保安等小人物。这次的历史喜剧《阿斗》,他变身为蜀汉后主刘禅。在为人熟知的《三国演义》等作品中,刘禅是庸碌无能的代名词,老百姓的评价则更直接:“扶不起来的刘阿斗”。但陈佩斯希望能通过此剧让大家重新认识阿斗:“接了这个剧本我去读史,才发现其实不是那么回事。以往的我们忽略了太多的东西,对阿斗的认识是贬低的,甚至是侮辱性的。”
陈佩斯表示,《阿斗》的剧本曾经被他搁了两年多。“也许是因为看太多歌颂帝王的戏被压抑得不行了,实在是痛苦不堪了,才想起来这个不同的本子,拿出来试试,也出口气。”陈佩斯说,接这部戏最难的事就是理解阿斗这个人物。阿斗生于战乱期间,颠沛流离甚至被转卖,看多了血肉横飞的战争场面。“这样的一个人,没有一天想做帝王,却被寄予了光复汉室的重任。很多人认为他庸碌,但实际上他不但保全了自己,保全了家人,还保全了蜀汉剩下的民众,个中其实是有大智慧的。”
陈佩斯把该剧命名为“非历史的历史喜剧”,因为刘禅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因此《阿斗》应该是历史剧,但剧中讲述的故事发生在魏国破城的那一天,历史上并无正式记载,因此又是“非历史”的。陈佩斯说,以往演《托儿》、《阳台》,台下都是笑声一片。但这次演《阿斗》,台下很安静,笑声也很少,曾经让剧组成员心里都很没底,但后来评价都不错。“我希望带给观众的不仅是笑声,还有一些思考。”
此“小二”非彼“小二”
不变的中式衣衫、布鞋,招牌式锃亮的光头,陈佩斯似乎永远是这一副行头。在现场播放的《阿斗》片段中,就算他不开口说话,但一转身、挥手,几个小动作就让台下发出一片笑声——这一刻,他似乎还是那个记忆中的“陈小二”。
可他明明早已经不是“陈小二”了。从《托儿》、《亲戚朋友好算账》到《阳台》,记者每次采访他,他都侃侃而谈,“戏剧结构”、“表现形式”等词汇层出不穷。说起阿斗,他言谈间纵横魏蜀吴三国,身后有人小声嘀咕:“搞得像上《百家讲坛》。”
面对五花八门的提问,他现出一贯的从容、机敏、幽默、直率。不断有人提起曾经火遍大江南北的《吃面条》和《羊肉串》,他的脸平静得仿佛那些事情从来都没有发生过:“早已经不好这一口了。”对曾经助他成名的春晚,他“不太关注”,也非常干脆:“不看”。而今年他和朱时茂在北京台春晚上表演的《陈小二乘以二》为观众带来惊喜无限,他却轻轻带过:“人家请了我们两三年,总得还人家一个人情。”
那些无法改变的事,被他称为“气候”。“气候不对,只能暂时离开,人不能和天较劲。”这样的说法提醒着人们,他已经不是当年不甘心只能演配角的“小二子”,而是一个“知天命”的“老者”。拨开历史的迷雾,他关照着一个被看低了千年的小人物的内心,也为自己剖白。
说起《阿斗》的评价,他故作怒容:“他们都说比前几部戏好,我很生气,很不平衡,凭什么我自己做编剧导演的戏就不如人家写的呢?”这广告做的,依稀见出“小二”风格。
佩斯妙答
Q:你如何看待汤唯()“一脱成名”?
A:您的意思是我睡觉也不脱衣服吗?我也有脱戏啊,《阳台》里头都脱得差不多了。这事不在脱了几回,而在于反映的故事。再说,脱了的都成名吗?未必。
Q:怎么看待“艳照门”,很多人都说“娱乐圈是个大染缸”?
A:吃五谷杂粮,都有七情六欲,在功名利禄底下谁没个迷失的时候?老说娱乐圈是个大染缸,几十年前说得大家心惊胆战,现在说得大家脸皮厚得一塌糊涂,没意思。
Q:对新生代艺人有何告诫?
A:没告诫,因为没资格,我不过就是一个比他们混的时间长点的中年演员、艺人。他们有自己的路,比我思维快,聪明,不如向他们多学习。
Q:你愿意收徒弟吗?
A:问题是谁愿意跟我学啊?中戏编导专业招喜剧方向的,报名的只有一个人。现在做喜剧不是一将难求,是一卒都难求啊!王娟/文
您可能会对以下新闻感兴趣:
上一篇文章:陈佩斯携阿斗亮相武汉 称再也不上春晚了
下一篇文章:阿斗下周武汉上演 陈佩斯为刘禅鸣不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