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张脸:钟爱电影的热血青年
心里话:四处磕头“化缘”难
演小品之前,陈佩斯就在拍电影。《瞧这一家子》、《父与子》、《二子开店》、《少爷的磨难》等片让他家喻户晓。1991年他转做独立制片人,制作了《临时爸爸》、《编外丈夫》、《孝子贤孙侍候着》、《太后吉祥》等影片。1997年完成《好汉三条半》之后,陈佩斯淡出大银幕。
忆当年,陈佩斯一肚子苦水。为了拍片,他抵押过房子、车子,经常忙着找各路朋友借钱,一万、两万凑起来。那会儿陈佩斯挣钱并不难,外出“走穴”一场就能挣2000元。可最难的时候,他甚至交不出孩子的学费——因为旧影片的投入还没收回来,拍新片又要流水似地往外花。“孩子才上小学,还是街道上的小学,学费都交不出来。”
很多年以后,陈佩斯还对当初帮助过他的朋友念念不忘。几年前他来汉演出,特意在媒体见面会上对一位房地产商深深致谢。他说,早年在海南拍电影《临时爸爸》时,曾借用了人家的楼。
虽说久未“触电”,陈佩斯仍对电影念念不忘。他说,今后有机会,还会转战大银幕。不过,重现银幕的将是他的作品,而不是他本人,他希望能找到比自己的表演更细腻的新人。
第三张脸:舞台上的活跃分子
心里话:务实排戏找到幸福
淡出大银幕后,陈佩斯“闲”了两年多。在不断的演出中,他慢慢萌生了做话剧的想法。“只要剧本通过就可以排了,能放在创作上的时间更多,不用再像拍电影那样四处磕头、公关。”《托儿》、《阳台》、《亲戚朋友好算账》,一部接一部成了舞台三部曲,再加上这次来汉的《阿斗》,陈佩斯带着这些戏走遍了中国好几圈。
忙活了这么多年,陈佩斯还是觉得现在的状态比较好。有时候,他也会为喜剧后继无人发愁,但这些都没有做好自己的剧来得务实。“有的人是只想不做,有的人是只做不想,那样要活得幸福一些,但我做不到,我还要想,还要做,不过现在已经很幸福了。”
《阿斗》武汉站的演出之后,陈佩斯将和剧组一起对这个戏进行大改,新的剧作也在筹备中。
第四张脸:守口如瓶的慈父孝子
心里话:陪老爷子喝茶晒太阳
支持女儿学高科技
多年来,陈佩斯与媒体一直保持着一种距离。他一直很注意保护他的家,也很少提起妻儿,唯一肯说的是曾经一起在银幕前嬉笑怒骂的老爷子陈强。“老爷子现在挺好,九十高龄了,身体还行,行动没有问题,但还是不敢让他多出门,万一出去感冒了怎么办?”虽然陈佩斯总是早出晚归,但只要在家,早晚都会打个招呼。“现在我能做的就是多陪陪他,跟他一起在门前喝喝茶、晒太阳,这就是最幸福的时候。”
在为动画片《宝葫芦的秘密()》配音时,陈佩斯曾经透露是为了女儿。但记者提起孩子,他赶紧摆手:“咱不谈这个。”他说,他不太管孩子。“孩子大了,再管就犯法了。” 子承父业的他,不愿意让孩子跟自己入同一行:“做这事,太难,让她学点高科技的东西,做技术,能对社会有用就行。”舐犊之情,溢于言表。
您可能会对以下新闻感兴趣:
上一篇文章:图文:演艺界人士捐款--朱时茂陈佩斯
下一篇文章:阿斗登武汉舞台 陈佩斯穿龙袍斗蛐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