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陈司翰、印小天、刘晓庆、韩雪、陈德容等知名艺人加盟的浙版《西游记》人物造型图近日首次曝光。除去师徒四人,大批美女妖怪成了该剧的一大看点。主创人员表示,新版《西游记》在造型方面忠于原著,努力在视觉上给观众更加美好的享受。(据11月4日《燕赵都市报》)
一直以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三国演义》中的女性是可有可无的陪衬,《水浒传》的女性是寡廉鲜耻的祸根,《红楼梦》的女性是冰清玉洁的可人。相比而言,《西游记》中的女性(女妖)形象最为生动、最为人性、最为丰满,也最为可亲可爱。
她们都不是善类,一心要吃唐僧肉,阻挠取经大业,有“妖”的邪媚的一面,但如果剔除这一层假面,这些女妖又几乎清一色是婀娜多姿的美貌女子。比如盘丝洞里的蜘蛛精就被悟空称作“七个美人儿”,连坐怀不乱的唐三藏都不觉得“看得时辰久了”。
不仅如此,这些女妖还大多是多情种子,敢想敢爱,全无禁忌,对情感的追求直白而又坚定,甚至能压倒其内心“邪恶”的一面,使之化于无形。所以当她们丧身于悟空的金箍棒和八戒的钉耙下的时候,读者往往会产生别样的怜惜之情。
大多数古典名著中的女性形象都是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的反应,体现了旧时代男性对女性的复杂心理,那就是一面歧视女性,一面又为女性魅力所惑,两者纠缠不清,形成了“红颜祸水”的千年怪论。
由于时代的局限,《西游记》的作者当然也没能完全跳出这个窠臼,所以通部《西游记》,塑造的各式各样的女妖,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揭示红颜便是祸水、只有突破女性魅惑才能取得真经的道理。所以,那一群活色生香的女妖,大多最终只落得粉身碎骨的悲惨下场。
但是,《西游记》毕竟对传统的女性形象有了有限的突破,为读者塑造了形态各异、个性张扬的魅力女妖,她们既有妖性,又多人性,其情感欲望上的社会属性,尤令读者感到亲近。作者潜意识中的欣赏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红颜祸水”的传统观念,也给读者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价值。
从这个意义上讲,正在拍摄的浙版《西游记》要为广大观众塑造一群“时尚女妖”,正是对老版《西游记》的超越,也是对传统女性形象的重新认识,值得期待。
凤凰您可能会对以下新闻感兴趣:
上一篇文章:余远新:浙版西游记为经典名著披上媚俗新装
下一篇文章:娱乐频道《西游记》绝美的白骨精和蜘蛛精 唐僧不爱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