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开始,大幕徐徐上升,一排鲜艳的舞鞋和姿态优美的小腿露了出来, 热舞的气息扑面而来。正当观众还在惊叹于这个开场的设计时,大幕瞬间全部升起,歌声顿起,舞姿翩翩,几十位演员上演了精彩的集体踢踏,一百多双舞鞋在地板上叩响,踢踏之声如骤风急雨,越来越快。就在停止的瞬间,掌声如潮水一般爆发出来。
舞蹈开场,歌声就担负起串联全剧的作用。随着剧情的展开,一首首金曲令人应接不暇。制作人马什在火车站挽留佩吉时,两人唱起了《百老汇摇篮曲》,在不断反复中展现了百老汇让观众狂欢至黎明的魅力。“戏中戏”的结婚片段,一首《舞到布法罗》从独唱、对唱发展到合唱,更有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撩人的歌声,急骤的舞步,欢乐的情绪油然而生,一波紧接着一波,产生出奔腾不息的热情。
在接下来的演出中,踢踏舞贯穿始终,遍地开花。佩吉参加面试要跳一段独舞,旁观的合唱队也加入进来,大段的群舞激情四射,和佩吉的独舞同台呈现,形成“飙舞”局势,相当壮观。不断变幻的队形,不停变化的节奏,让观众看得几乎也要跳起舞来。
舞美华丽多变
《42街》有着百老汇音乐剧史上规模最大的演出团,也呈现了最华美的舞台。早在演出前,演出方就介绍过,全剧有多达3500多套的华丽服饰,以及20道大型制景。昨天,这些奢华的场景一一在武汉剧院的舞台上呈现,让观众们目不暇接,为之惊叹。
为了展现原汁原味的百老汇舞台,《42街》用多变的场景和华丽的服装再现了1933年美国百老汇街区的繁华景象。华丽的舞台,简朴的排练场,女明星富丽堂皇的化装间,都靠着多道大布景迅速转换。佩吉离开时,舞台上搭起了层层阶梯,变成了火车站台。“戏中戏”《我们有钱了》,整个大幕全部被美元的图案填满,极尽冲击力。
和多变的场景配合,演员们也用华丽的服装展示了舞美的魅力。几乎每一场舞,都有不同的服装,极大地考验了演员的换装速度。女主角从头到脚更换服装18次,鞋9双,但她还是整个演出中服装最少的5个演员之一。佩吉的紫色短裙,和她那黄色幸运纱巾一起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女主角多罗西全是华丽的礼服,而群舞的服装更是五颜六色,演出服、生活装、旅行装,让整个舞台色彩斑斓,万紫千红,变成了一个华服的专场展示。
观众跃跃欲试
剧中有一句台词,“跳吧,跳到你倒下为止”。确实,从大幕拉开起,观众们看到就都是演员们不停踢踏舞动的双腿,直到最后一幕落下,所有的舞者都情绪饱满,舞姿翩翩,漂亮极了。
大段大段的舞蹈,不仅带热了场内的气氛,也让不少观众跃跃欲试。每到台上热舞时,台下也不时传出鞋子叩击地面的声音。谢幕时,几乎所有的观众都站起来为演员们的精彩表现欢呼,长达6分钟的谢幕一直伴随着掌声。走出剧院,许多人兴高采烈地议论着:“我要是会跳踢踏舞就好了!”
在一个小镇上长大的普通姑娘来到大都市纽约,梦想着成为音乐剧演员。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夜之间成了明星。这是一个人们再熟悉不过的“灰姑娘”的故事,但经过百老汇的舞蹈、音乐、歌曲和华丽的舞美包装后,会是怎样一副模样呢?昨晚,由本报和东方百老汇院线联合推出的“长江日报·百老汇周”带来经典音乐剧《42街》在武汉剧院作首场演出,动人的旋律和精湛的踢踏舞让千余名观众陶醉在欢乐四溢的激情中。
本版撰文记者王娟 摄影记者刘洪洋
永不停息的欢乐
《长江日报》走进
“汉味元素”拉近心理距离
开场的群舞刚过,几个群众演员上场,互相传递着喜讯。全场的第一句对白,就给了观众一个惊喜——字幕上打出了“《长江日报》上说了,朱利安·马什要排一台大戏!”的字样,让许多观众都好奇地议论起来。又一段群舞跳过,剧作者琼斯小姐走了出来,这时的字幕上打出了台词:“这伙人蛮扎实。”地道的“汉味”让台下一下子爆发出了笑声。
本来以为这些只是小惊喜,但没想到这种“汉味”台词在剧中随处可见。“苕”、“么斯”、“姆妈”,当然也包括大家熟悉的“长江日报”。每一次出现,都让观众忍俊不禁。曾经遥远的百老汇,就在这样一句句充满了“汉味”的台词里,拉近了和武汉观众的距离。
演出后记者找到了“汉味台词”的作者、剧组中负责字幕的刘正元。这个辽宁小伙子介绍说,这些“汉味”台词是他花了一整夜的功夫改出来。因为不熟悉武汉话,他特意请教了两位武汉朋友,朋友不仅“言传”,还帮他找了专门收集武汉话词汇的网页给他看。“改了大概十多处,肯定有不太合适的,但观众反映挺好,我满意了!”
大魔镜未能登台
今日弥补缺憾
本报讯(记者王娟)昨天的演出虽然精彩,但也留下了一点遗憾——剧中一面重达800公斤的镜子因为昨日下午的故障未能在舞台上呈现。不过,演出方表示今日这个缺憾将得到弥补。
《42街》的舞台制作颇别出心裁,全剧的布景变化达到20多次,演员们也频繁更换服装,让人看得有点眼花缭乱。全剧的场景中,有一场练功的重头戏,出动了全剧道具中最厉害的“大家伙”——一面重达800公斤的大镜子。戏中,大镜子悬挂在舞台上方,倒映出女演员们躺在舞台地板上变幻出的造型,那些如莲花绽放的曼妙舞姿极像花样游泳,甚至让人想起了《出水芙蓉》。
遗憾的是,这种场景在昨天的首演中并未出现。剧院方解释说,昨天下午排练时,排到这一段突然停电,导致电脑程序出错。处于安全考虑,演出取消了这一环节。不过,演出方表示,这个问题已经在解决中,今天的演出中,“大魔镜”将重现舞台。
刘亦菲惊现
演出开场前,观众鱼贯而入,人群中一个高挑的身影突然吸引了记者的视线。仔细辨认,原来是从武汉走出去的当红小花旦、“神仙姐姐”刘亦菲。只见她身穿蓝紫色外套,银灰色牛仔裤,戴着大墨镜,虽然身边的妈妈、外婆一直刻意遮挡,但还是挡不住十足星味儿。
很快,身边的观众就把她认出来了,开始评头论足,还拿出相机、手机拍个不停。不过刘亦菲显然已经习惯了这种情形,她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看起《42街》的宣传页来。当记者提出采访要求时,刘亦菲笑而不答,照例是她妈妈出来挡驾。
中场休息时,刘亦菲和妈妈、外婆一行率先走出大厅,躲到了车里。不过这也躲不过观众们的热情,许多人都跟到场外看热闹。下半场开始,场灯暗下来,刘亦菲才回到座位上,看完了全场。
随后,刘亦菲的外婆告诉记者说,刘亦菲此次回汉是为了看她。“时间紧,只待一天又要走。”据说刘亦菲颇有孝心,看来此言不虚。只是不知道听到剧中和演艺圈相关的台词,说观众看的就是年轻、光鲜的美女,风华正茂的“神仙姐姐”会不会心有戚戚焉?
【释疑】
“百老汇模式”树立样板
本地剧院快速跟进
除了精彩的演出,百老汇也带来了不一样的管理概念和服务方式,这也跟本地剧院带来借鉴和提升的机会。
入场前,记者看到剧院大堂异常热闹。原来,为了克服语言障碍,百老汇特地从美国带来了600台同声翻译机,出租给观众使用。据介绍,这种机器本来是在百老汇明斯克剧院里,为盲人观众描述演出场景时使用的,但来到中国却派上翻译的用场。租借到机器的观众,可以在演出时听到同步的解说,解说人是在美国音乐剧表演中崭露头角的华裔演员王洛勇。
演出开场前,将百老汇音乐剧引进中国的重要人物、东方百老汇国际剧院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陈纪新女士,亲自上台为观众介绍《42街》的文化背景。她用自己看音乐剧的经验,向观众介绍《42街》的大致剧情和在百老汇的演出情况,并对剧中多次提到“布法罗”等词汇进行了解释。
演出中,不少观众都被“么斯”、“苕”等充满了“汉味”的台词感兴趣。其实,武汉站的台词变化并不是特例。目前,《42街》已经在上海、杭州、南京、宁波、合肥等多个城市成功演出,每到一地,都会考虑加进一些当地的文化元素。在上海演出时,《42街》曾经和年轻人喜欢的选秀节目《我型我秀》合作;在南京演出中,女演员还用中文唱起了《茉莉花》;在宁波的演出中,也加进了一些方言。这些元素,不仅制造了惊喜,也拉近了观众与百老汇的心理距离,实在是高。
当然,在和百老汇接触的过程中,本地剧院也不断“偷师”。昨天的演出中,武汉剧院请来了著名的“江城第一门童”李维善老先生,他的笑容和引导让观众产生了进剧院后的第一个微笑。而经过了培训的工作人员也显示了高素质,以前演出时服务人员到处晃的情况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就各位,而记者也听到了服务员与外宾之间简单的英语对话。看来,百老汇给武汉带来的,不仅仅是歌声和热舞,更有一种经营和服务模式的更新。
为何出现神秘黑衣人?
演出中,有一段舞蹈中穿插了一个戴着红手套的黑衣人形象。他似乎与情节无关,却像幽灵一样时时在舞台上闪现。这也让不少观众感到困惑,这个人物到底是什么意思?
散场后,记者采访了东方百老汇国际剧院管理公司的董事长陈纪新。陈总介绍说,这个人物确实与剧情没多大关联,却与百老汇有深厚的联系。原来,原版的《42街》在排练时,一位在百老汇久负盛名的舞蹈编导不幸离世。消息传来,《42街》的主创人员非常悲痛,为了纪念这位编导,他们在剧中加了这样一段。在百老汇,红色的手套和舞者的动作,都是这位编导的标志,他们希望观众看到这段能想起这位卓越的编导曾经带给大家的欢乐。新版的《42街》保留了这个情节,也把这个怀念带到了中国。
看什么?
“丑小鸭”变“白天鹅”并不复杂,但编剧赋予了这个故事更多感人的色彩。天真烂漫的佩吉初出茅庐,不懂得演艺圈的规矩,甚至有些不懂人情世故,但那种对舞台的向往,简单却执著,直指人心。当制作人朱利安斥责她说群众演员只是戏里的一粒尘埃,佩吉的回答令人动容:“那么多粒尘埃放在一起,也能成就打动千万人的美丽!”
娱乐是百老汇音乐剧最突出的特色,因为剧中也少不了诙谐的表现和搞笑的台词。制作人朱利安一定要女主角试音,极不情愿的多罗西恶狠狠地上了台,唱歌都是吼出来的。因为她不会跳舞,朱利安不得不把她藏在大幕后,用两盏灯前后推动,让前台的观众看见多罗西的影子在动,以为她在跳舞。幕布一启,多罗西在原地根本就没动,观众都笑了。
因为讲的是剧院里的事情,所以《42街》巧妙地借用了台上台下的关系,把观众都带进了戏里。朱利安看演员们排群舞,不忘回头招呼乐队:“你们声音大一点!”当多罗西受伤,他马上大叫:“快把幕关上。”准备放弃演出时她走到台口招呼场工打开灯光,请观众到售票处退票。这时,观众似乎不是在武汉剧院看《42街》,而是身在1933年的百老汇剧院观看名为《漂亮女人》的新戏。
“戏中戏”的女主角多罗西本是过气女明星,靠玩具商的财势才当上了《漂亮女人》的女主角。上半场中,她威胁制作人、骂群众演员,处处耍明星派头,特招人恨。她受伤,许多观众都有点幸灾乐祸。但下半场中,她在看了佩吉的排练后主动找到佩吉,不仅承认佩吉演的精彩,还把自己多年的演出经验倾囊相授。这种转变,不仅让观众吃惊,也忍不住为百老汇音乐人的胸怀喝彩。
爱情是所有艺术不可避开的主题,《42街》也不例外。剧中制作人朱利安,迫切需要新戏改变自己的处境,行事不免急躁、功利。但在佩吉的影响下,他渐渐变得亲和,也更富有耐心,而纯真的佩吉也一直仰慕着这位才华横溢的制作人。终于,在朱利安教佩吉演戏时,两人情不自禁地拥吻。在佩吉上台前,朱利安再度深情表白:“如果说下午是演戏,那么晚上这个吻是发自内心的。”他在佩吉最需要的时候给了她勇气,却在佩吉受到欢迎后退在了人群外。这种处理,让全剧在热闹的歌舞之外,也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浓情。
您可能会对以下新闻感兴趣:
上一篇文章:刘亦菲个人档案
下一篇文章:组图:刘亦菲清纯写真静若处子 双眸含情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