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记者 于 雪
9月23日、24日,总政歌舞团大型歌剧《木兰诗篇》完美结束了在深圳的两场演出,东方汉乐府诗词与西方交响乐的完美融合,让深圳观众回味不已,而该剧的主演们对首次来深的经历感到非常满意,他们在离开深圳前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深圳精神与木兰精神共鸣
《木兰诗篇》分“雷佳版”和“谭晶版”,23日首场是“雷佳版”,24日是“谭晶版”。从小就学花鼓戏,有刀马旦底子的雷佳,演起英武的花木兰来让观众感到惊喜,向她送上热烈的掌声,而被称为“最中国的声音”的雷佳的好嗓子,也让观众们听得如醉如痴。在演出开始前,热情的深圳歌迷更是提前为雷佳精心准备了生日礼物,庆祝雷佳即将到来的生日,这让她心中充满温暖,感动不已。
谈起深圳之行,雷佳很愉快,这不仅是因为她与这座城市结下了深厚的缘分:曾多次在这里演出,曾演唱过多首深圳原创歌曲,还在于这座城市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让她见证了一个“奇迹”诞生的过程。雷佳说:“我们说‘木兰’是一个古代传奇,那么深圳人民则是现代奇迹的创造者,从昔日的边陲小渔村到如今的国际化大都市,深圳人民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希望‘木兰精神’能与‘深圳精神’共鸣,祝福深圳明天更美好!”
在剧中出演男主角“刘爽将军”的,是总政歌舞团青年歌唱家于爽,他跟雷佳搭档出演了23日晚的首场。于爽说,“前三场把木兰当成兄弟,当第四场发现她是个女人的时候,我每次都眼含热泪,因为这个女人太不容易了。尤其这边是木兰,那边是花母的时候,我的眼泪就再也控制不住了。”
木兰是“情”的集中体现
在深圳的两场演出,虽然男女主角都有所变化,但是花父和花母都由同样的组合担当,花母由姜丽娜出演,花父由刘旋出演,这两位绿叶的表演虽然不多,但是却充分凸显了父母对女儿的那种心疼、关切,以及在国家与家庭之间选择的那份矛盾。
谈到木兰精神,姜丽娜说:“我觉得在她身上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替父从军体现了孝,在战场上与战友情同手足。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她虽然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淡泊名利,最后回到了家乡。”
扮演花父的刘旋,居然是一位80后,不过台下的观众绝对看不出来,他粘了胡子,弓腰走路,十足一个花甲之年的老人形象。他的演唱质朴自然,音色浑厚,激情四溢又富有内涵。他说开始最难的就是要演同龄人雷佳的父亲,总是笑场,后来渐渐融入剧情,那种“父女情深”的感觉自然就出来了。
开创中国式歌剧新模式
《木兰诗篇》由四章构成,第一乐章“柔板与叙事歌”,第二乐章“快板与梦幻曲”,第三乐章“酒歌与思乡曲”,第四乐章“俚歌、安魂曲与终曲”,以音乐结构统领全剧,把故事与情景巧妙地包容在序曲与四个乐章的音乐结构之中,令观众感到既新鲜又富有吸引力。该剧在艺术表演形式与舞台样式上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融会了交响音乐、歌剧、音乐剧、舞蹈与中国传统戏曲等多种艺术元素,形成了独具风采的“这一个”,被西方视为中国式歌剧的新模式。
在深圳的两场演出中,有一位始终背对观众的人,他被主演们称为“灵魂人物”——他就是指挥李玉宁。他的指挥风格热情洋溢、流畅自然,尤其擅长对民族歌剧的诠释和把握。谈到指挥这部中国原创歌剧时,李玉宁说:“这部歌剧在国外演出时,外国观众完全不用字幕可以看得懂演员在说什么。因为音乐和感情是共通的。尤其每当音乐起来的时候,我就会忘掉自我,我就是木兰这部歌剧的一个人物,在叙述这部歌剧,而且我要把它诠释得最满意才可以。”(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您可能会对以下新闻感兴趣:
上一篇文章:话剧钱多多嫁人记宣传照-牛振生与韩依依
下一篇文章:图文:快男10进8-依依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