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给您拜个早年!”因饰演《士兵突击()》(blog)里的许三多而享誉演艺界的娱乐黑马王宝强(听歌 blog)春节的第一声问候,送给了因饰演贺岁影片《我叫刘跃进》(blog)而人气极升的影视明星李易祥。
李易祥,是王宝强演艺生涯里的第一个搭档,甚至还曾“冷落“过王宝强,但作为“生死之交”,他成了王宝强生命中无可替代的“二叔”。
初识,“我就要冷落他”
其实,李易祥与王宝强的“亲戚”关系,是6年前在电影《盲井()》里建立的。《盲井》是王宝强的处女作,被导演李扬“慧眼识珠”时,18岁的他正在北京的一个工地上打苦工,此前他已经在那里打工两年了;而当时,作为《盲井》主演的李易祥,已熟谙娱乐江湖多时。
“直觉告诉我,他就是《盲井》里我的‘侄子’元凤鸣!”与《金鹰报》记者说起初识王宝强的往事,李易祥笑了,“2002年夏天的一天,我们在北京的一个宾馆见面。他穿着平常的工装,皮肤粗糙,脸色黝黑,眼睛总是盯着地板,不时抬眼偷看看我,怯怯的样子。”
“我在《盲井》里扮演一个良心未泯的杀人犯,王宝强则是被骗的小男孩元凤鸣。当李杨导演给他穿上‘元凤鸣’的运动服后,直觉告诉我,他就是元凤鸣,他不是一个演员。”李易祥由衷地说,“整个见面过程,我没有跟他说一句话,我想从一开始就给他树立在剧中冷冷的‘二叔’形象。因为我知道,李杨会同意他出演的。我也看得出,宝强动了心。”
磨合,“他比服务员还勤快”
2002年底,《盲井》在河北蔚县的一个小煤矿开机了,剧组全体人员住在县城的一个宾馆里。李易祥本来可以要一个单独的房间,但他要求与王宝强同住双人间,“当时只是想,我们都还陌生,王宝强沉默,木讷,整天难得说一句话,又是第一次演戏,要入戏就得增进我们的感情。”
不管做什么,李易祥都很沉默,而他已经喜欢上王宝强也不太爱讲话,两个人始终就像在戏里一样,“我只是他冷冷的甚至有点暴躁的‘二叔’,他就是我傻傻的但很有定力的侄子。”但这种“磨合”却让他们在演艺方面获益良多。“后来他入戏很快,我们NG的次数很少。有时候,我们只要一个眼神就知道彼此该怎么做了,导演李杨当时就戏谑我找了个好侄儿。”
难忘,“煤矿塌陷我们都没死”
让李易祥和王宝强都没想到的是,他们还一起经历了一场“生死极限”。
“《盲井》里有要在煤矿实景拍摄的镜头。第一次到达煤矿的时候,我们碰到当地一个年近50岁的矿工,当时他正在洗手,矿工是很节约水的,他们只洗手心,手背还是黑色的。听说我和宝强是来拍戏的,那个矿工淡淡地说:我不希望你们下井,太危险。我们的命没你们金贵。”当时李易祥和王宝强都愣住了,但他们都没在意。
“等到真要下井的时候,才知道下面阴森森,黑乎乎的,头上的泥块大块大块往下掉,我们心里都紧紧的,王宝强总是紧紧地抓着我的手,手心湿热的。”一场普通的戏居然拍了二十多个小时还没完,剧组的人疲惫不堪,王宝强也是昏昏欲睡的样子,李易祥于是提议,大家先上去休息下再拍。
导演李杨同意后,李易祥和王宝强互相搀扶着从井下出来,在上面呆了近两个小时还没恢复。“正坐着,突听‘轰隆隆’一串闷响,煤矿塌了!”众人都呆住了。“后来我们得知那次事故造成两死一伤的惨剧……”
小煤矿坍塌后,剧组被迫另换煤矿,女主角实在受不了,跑了,但李易祥和王宝强还是该下井就下井,只是每次下井时,两人都会习惯性地向对方说:“一定要小心,注意安全。”
离别,“那小子居然哭了”
2003年元月初,《盲井》终于拍摄完毕,李易祥刚好接到新戏,要先离开。
离别那天,跟往常一样,王宝强起了个大早,一句话没有,连洗漱都尽量不弄出声响。李易祥默默起床,整理好背包准备出发。这时,王宝强快速走过来,抢过李易祥的包背在身上,终于开了口:“二叔,我送你。”李易祥看他嘴角又瘪起来,那是要哭了,他淡淡地拒绝了:“不用,你休息吧。”
王宝强却执拗地背上包,打开房间门,径直走了出去,李易祥只好跟上他。把李易祥送上车,王宝强楞楞地对他说:“二叔,一路顺风,我会一直联系你的。”这次是李易祥忍不住要哭了,透过车窗他看见王宝强一直在挥手,居然哭了,但车子已经发动……
分手后,李易祥一直忙着自己的事情,突然有一天,他接到王宝强的电话:“二叔,我已经看完了你所有的影片,很好看。”再后来,只要是节假日,王宝强就会想起他这个“二叔”,俨然是他的亲侄儿。
这样的兄弟情谊,一直维系在二人之间。几年过去了,他们还是像剧中的“二叔”和“亲侄儿”一样保持联系,一有时间就相约出来喝茶谈天,即使工作繁忙也心里牵挂着对方。在采访过程中,李易祥反复重复着缘分的问题,他把一切的姻缘际会都归结为缘分,也让记者深切地感觉到,李易祥确实是个性情中人。 《金鹰报》助理记者 刘许生
您可能会对以下新闻感兴趣:
上一篇文章:盘点多版民工形象 周星驰最大牌李易祥最真实
下一篇文章:李易祥凭刘跃进戏约不断 选剧本很谨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