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是祖国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也是我们最高的人生追求。进入航天员队伍十年来,我们一直在积极准备,随时接受祖国的挑选,等待为祖国出征太空的机会。2008年初,我光荣入选神七任务乘组。由于神七承担的任务与以往有很大不同,所进行的训练增加了许多更富挑战性、极具危险性的科目。为适应太空这个陌生而又神秘的环境,圆满完成出舱任务,我们必须把模拟失重水槽、舱外航天服、低压舱、出舱活动模拟器训练作为重中之重。但是,由于受工程研制进度的制约,训练时间仅有半年左右。因此,训练强度和负荷之大,是以前没有过的。在模拟失重训练中,我们身着240公斤的水槽训练服,每次训练都要进行2~3个小时,训练后,经常是上肢酸痛,吃饭连拿筷子有时都感到有些困难。在模拟真空训练中,我们身着40千帕余压的低压训练服,置身在真空舱中,一旦服装或真空舱出现泄漏,都会造成灾难性后果。
-->
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日复一日,刻苦训练,不断突破常规、挑战极限的。即便是这样,我们还坚持加强体能锻炼,从而使我们的身体、心理、技术和各项准备都达到了最佳状态。
9月25日临发射前,我们三人的手紧紧相握。我们最想说的是:请祖国和人民放心,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坚决完成好任务,我们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一定要把中国人的足迹,镌刻在浩浩太空之上!
当飞行到第13小时,翟志刚和我开始进行轨道舱状态检查、舱外航天服组装、测试和在轨训练。景海鹏在返回舱值守,随时监控飞船运行情况,并及时掌握我们二人的操作进度。
在太空,组装舱外航天服是一项艰难而又细致的工作。我们把两套舱外服从固定支架上拆下来,放到穿脱支架上,一一安装上氧气瓶、电池、净化装置、无线遥测装置等,安装一件,检查确认一件,相当于装配一个小型的航天器。
组装舱外航天服,我们原计划大约用16个小时,而实际上用了近20个小时,这是因为天上的操作和地面有很大区别,在地面上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太空中就可能变得复杂起来。比如,拧一颗螺丝钉,如果着力点控制不好,有可能螺丝钉还没有拧动,人却旋转起来。因为操作步骤多,难度大,精度要求高,连续工作使我们十分疲惫,但却不能停下来休息,实在累极了,闭上眼睛几秒钟,也感到是莫大的幸福和享受。而此时,对失重的生理适应还在继续,由于血液头向分布,相当于在地面倒立,感觉头眼肿胀,这是对我们体力和生理最严峻的挑战。但我们挺住了,经受住了考验。我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不管有多大困难,遇到多大风险,必须完成祖国和人民交给的任务。
尽管飞行手册上安排了就餐时间,但由于工作紧张,三天的飞行中,我们只加热了两次食品。一次是,我加热了一袋仅可供一人食用的食品,我们却一同分享。再一次,加热好的食品来不及吃,等想起来又凉了。饿了,就吃点月饼等即食食品补充些能量。三天里,我们无法准确说出睡了几个小时,吃了几顿饭,这些都是插空进行的,而我们的心率、血压,始终保持良好状态,没有大的波动,这得益于我们平时的刻苦训练,还有祖国和人民给予我们的强大精神力量。
关键的时刻就要到了,志刚将要穿上我国研制的舱外航天服漫步太空。而这时,却出现了两个小的“意外”,一个是,开启舱门时,遇到了麻烦,此时,气闸舱泄压到1千帕,完全符合打开舱门条件。然而,翟志刚用力拉了三下,门却丝毫没有反应。这就是天与地的差别,在地面训练时,只要将气闸舱泄压到2千帕以下,打开舱门没有任何问题,像这种情况在地面训练中还从没遇到过,正是这小小的余压给志刚开启舱门造成了不少的麻烦。
而此时,飞船即将飞出测控区,我们必须尽快打开舱门,在下一个测控区完成出舱活动。无论如何,我们绝不能让全国人民失望!志刚用我递过去的辅助工具,将舱门撬开了一条缝,然后用力一拉,虽然舱门被拉开了一个很大的角度,但残留的气体又把舱门给紧紧地压上了。这时,志刚双手乏力,操作十分吃劲,我压住他的手大声说:“稳住,深吸一口气,压下来顶住!”志刚拼尽全身力气,用力一拉,终于打开了连接浩瀚太空的舱门!
就在这时,第二个“意外”出现了:突然传来报警提示,并不断重复:“轨道舱火灾!”尽管后来确认是一场虚惊,但在当时,还是令许多人捏了一把汗。此时,我们的出舱活动行将展开,所有华夏儿女都在翘首以盼,我们决不能辜负祖国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生死不在我们考虑的范畴,只有完成任务才是最重要的!翟志刚毫不犹豫地出舱,我果断调整操作步骤,首先将国旗递给志刚。我后来对两位战友说:“即使我们回不去,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留下永远的瞬间!”
此时的太空,展示出它固有的深邃宁静,茫茫无际,没有尽头。那一刻,我们真正读懂了,什么叫深不见底、什么叫广袤无垠。地球在颗颗星星的点缀下,亮丽夺目,云海一色,陆地的棕黄,高山的奇峻,润泽似缎带的江河,都在我们脚下。翟志刚在黑色天幕和蓝色地球的映衬下,挥动鲜艳的国旗向地面报告,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问好!在历经19分35秒的舱外活动中,志刚飞过了9165公里,成为中国“飞得最高、走得最快”的人。
志刚从舱外返回后,我们胜利会师,景海鹏向志刚和我竖起大拇指,表示祝贺。海鹏一直在返回舱值守,他说过:“战友就是战时的生死与共,平时的亲密无间。”在遥远的太空,我们亲如兄弟、同舟共济!
当飞船运行到第31圈时,按照地面指令,景海鹏成功释放了伴飞小卫星。这是我国首次在航天器上开展小卫星伴随飞行试验。
返回座舱后,虽然已经很累了,但我们还是打起精神,在进入测控区后,有意展示失重环境下饭勺、手册的飘动。不为别的,因为在经历了两个小小的意外之后,我们想用这些轻松的举动,让祖国和人民,也让亲人和战友们放心,我们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
最难忘的是9月2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飞控大厅,和我们进行天地通话。总书记亲切地对我们说:“翟志刚同志、刘伯明同志、景海鹏同志,你们辛苦了,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对你们出舱活动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那一刻,让我们心潮澎湃,一股暖流涌遍全身,感到无比幸福和激动。这一切,都极大地鼓舞着我们,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
进行天地通话时,我可爱的女儿给我们念了一首自己写的小诗:“十年磨一剑,梦圆天外天;一飞举世惊,高歌奏凯旋。”我在太空飞行中也饱含深情地写道:“俯瞰家园,同一个地球村/横望日月,同一座太空城/‘三马’飞天,齐祝愿/天地连线,一家人。”亲人的问候和祝福,令我们无比温馨。
三天来,我们迎来了46次日出日落。飞船再入大气层时产生的剧烈摩擦,舷窗外呈现出红红的火焰。我们三人稳定情绪、紧密配合,按照操作程序,沉着、果断、准确地进行一系列操作。引导伞、减速伞、主伞相继打开,座椅提升、双点垂挂、抛防热大底、缓冲发动机点火、脱主伞等一气呵成,经过一次次的冲击减速,返回舱安全顺利地降落在内蒙古阿木古朗草原,我们平安回家了。踏上坚实的大地,呼吸着草原的青香,看着迎接我们的亲人战友,一切都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美好。
今天,我和志刚回到了可爱的家乡,心情无比激动。我们深深懂得:能为祖国出征太空,离不开家乡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关爱,离不开师长和前辈的辛勤培养和教诲,离不开支持关心我们成长进步的父老乡亲。我和志刚永远忘不了滋养哺育我们的白山黑水。在此,我谨代表志刚向家乡的各位领导、各位乡亲,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黑龙江新闻网-黑龙江日报)
|xGv00|69715f2d5e68af95bcf6f03ebbe15632 ·闾丘露薇:古巴为何不开放 探访达赖老巢
·深度 | 总编离职启示 百家讲坛死亡倒计时|xGv00|f4b078f8bb8db05e43d422205cff6dc7
·国际 | 俄罗斯命令所有军舰打击沿途海盗|xGv00|0d35456296eba1ae7a47e2922d76410d
·博客 | 巨贪曾锦春:纪委就是为人民服务 |xGv00|6d349ea2e643dd384ced22439d9a9208
·军事 | 西方热炒“中国造航母”展开军演|xGv00|817b794010f1eab97cf7858ea6a21a30
|xGv00|1cf5773fa7db75c1339840fb023c2f2c|xGv00|eb276bbfdc51fe312abb051eafb54e95 |xGv00|b4a896846f3e87e98188c6fe9310e70cQQ
您可能会对以下新闻感兴趣:
上一篇文章:世界十大情趣度假地(组图)
下一篇文章:蘸着阳光作丹青(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