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指责80后作家
“躲避历史”被指“炒作”
在昨日播出的《零点锋云》节目当中,著名作家王蒙指出,“我国现在的年轻作家写的生活场景,任何国家都能写出来,看不出是中国特有的,我对80后这种‘躲避历史,没有昨天’的现状很是担忧。”张悦然(blog)则认为老作家的作品和历史靠得太紧,很难看到人格独立的作品。
但是大多数80后网友对王蒙的这个评价不以为然,网友“不是我不明白”表示,现在的80后都还年轻,生活的阅历和沉淀都难免不够,现在就一味苛求他们写出有厚重历史感和中国特色的作品未免有些吹毛求疵拔苗助长;网友“旁观者”则言之凿凿地指出,王蒙此番炮轰80后是“别有用心”,“他8月初马上就要出版一本谈哲学的书了,我绝对相信他是在为新书炒作”。
80后作家反击王蒙
“缺乏责任,没有明天”
对于王蒙指责80后作家“躲避历史,没有昨天”的评价,80后作家张一一(blog)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不讳地指出,王蒙根本就没有认真看过80后作家的作品,对80后作家压根就不了解,他对80后作家的所谓“整体印象”,完全来自于对郭敬明(听歌 blog)和韩寒(听歌 blog)等有限两三人的一目十行蜻蜓点水。张一一表示,郭敬明和韩寒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商业炒作的结果,郭韩根本无法代表80后作家的整体实力和最高水平,“王蒙先生的‘抽样’结果本身就值得商榷,再者,即使真如王蒙先生所说我们80后‘躲避历史,没有昨天’,那他这个曾经的作协主席,是不是也缺乏责任感有‘不作为’之嫌,自身也难辞其咎呢?”
而对于王蒙引以为豪的“意识流”小说,张一一认为其不过是对外国作家“一种简单的模仿”,“与普鲁斯特、伍尔芙、乔伊斯、福克纳等意识流小说大师的作品相比,王蒙的《蝴蝶》只能说是‘得其形未得其神’,王蒙的作品完全不具备可读性和责任感,很难流传下去,他说80后‘没有昨天’,其实应该说他自己‘没有明天’才对!”
本报记者 杨玉梅新浪
您可能会对以下新闻感兴趣:
上一篇文章:亚洲118名演奏家空降金陵奉上精彩音乐盛宴
下一篇文章:9部电影争相露脸 南京“大片奥运会”8月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