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红详解额妆造型 借鉴戏曲元素来源古代生活

李少红详解额妆造型 借鉴戏曲元素来源古代生活

李少红详解额妆造型 借鉴戏曲元素来源古代生活

李少红详解额妆造型 借鉴戏曲元素来源古代生活

>>点击欣赏最新电视剧、电视节目资讯

(本报北京6月26日电)(深圳报业集团驻京记者 姜媛)从北京台“红楼梦中人”在全国掀起选秀热潮,新版电视剧《红楼梦》导演易主,到如今正式开机已经月余,一部《红楼梦》电视剧引发了众人的无限期待与关注。近期,成年宝玉及少年宝、黛、钗的定装照正式曝光,再次引起网民口水一片。曾经压根不敢想自己也能拍四大名著的李少红,昨日,在北影厂内的办公室接受本报专访时,当被问及网上对于黛钗过于戏曲化的铜钱妆的质疑,以及有关选角以及拍摄进展的创作事宜,李少红导演开诚布公的进行了回答。

“额妆”仅是贵族小姐专利 黛钗造型不是闭门造车

针对此前公布的造型照,根据某网站调查统计,约4000网民中:88.76%的网民认为“妖气太重”, 6.63%的人认为“很漂亮”,目前被广泛援引的也是这组数据。有网民认为,黛玉、宝钗两位女主角“巧额”和“片子”的“额妆”造型颇似1993年香港电影《青蛇》中的白蛇和青蛇,造型太过戏曲化、舞台化,离真实生活过于遥远。然而也有网友呼吁:额妆造型是中国古典元素之一,这是韩剧日剧模仿不了的,为什么不能借鉴引用乃至发扬光大呢?再说额妆本身就是古代真实生活的写照,只不过现在只能在戏曲中看到而已,网上的非议正来源于大家对古典文化的不了解,一知半解才造成误解。

当时,叶锦添提出造型设计方案时,李少红自己也感到非常震惊,“但是,这些造型的确与我们当初希望赋予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以新意(以现在的技术手段做到曹雪芹原著‘亦真亦幻’的主旨、在电视剧这种大众文化中创造艺术化氛围),希望造型设计上能够有所创新的初衷是吻合的。那么,在形象的新意上,什么样的东西最好,最有艺术想象力,我们制作试验了很多方式。”

被最先放弃的就是刘海造型,因为刘海在民国之后才出现,是从国外引进的,是现代的东西。而巧额和片子最早在中国古代就是官宦人家的小姐用来修正脸型、约束头发的一种装饰。“巧额和片子不是我们发明的,也不是京剧发明的。”李少红说。在古代,贵族小姐的形态是被规划的(她们的装束是有形式要求的),通过额妆等手段与世俗文化拉开距离,也正是这种规划,让她们在一定的伦理道德的规范之内有一定的“塑身”,这个意义上的塑身包括了塑脸、塑形以及塑道德规范,其中有她们的美丽,也有被束缚感。“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种人文环境下,贵族的生活时尚都是有延续性的,有相似性的,比如14世纪法国宫廷中流行繁琐的头饰,成为欧洲文化中身份的象征。我们借鉴古典造型,并不是随意想出来的,而有它的历史基础和生活来源。”

在定妆之前,新版电视剧《红楼梦》剧组除了考察古代“相片”——古画、戏曲、雕塑等“文化载体”,也将网友热心征集到的很多内容详细的关于巧额和片子的由来和说法,通过了业内专家鉴定。“我们并不是闭门造车、突发异想,多种形式的验证,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据李少红介绍,从去年11月份开始,摄制组就人物造型进行了大量的改良和实验,其中仅仅额妆一项就进行了大量的改良,从传统的7-9个圆形额片改为1、2、5个不等,同时将能修饰脸形但比较生硬戏曲化的刀裁般的片子改良为圆润的收梢。此外,据透露,并非剧中所有女性角色的造型都采用额妆,额妆只有“府里的姑娘们”才有,是身份的象征,如袭人、平儿等丫环以及其他社会等级的角色都没有采用额妆。

古典元素最大艺术化成新版特色

至今将《红楼梦》搬上影视屏幕的有多个版本,既有1944年周璇饰演林黛玉;1976年李翰祥执导、林青霞出演贾宝玉的《金玉良缘红楼梦》;1978年凌波饰演贾宝玉;1989年陶慧敏饰林黛玉、傅艺伟饰薛宝钗、刘晓庆饰王熙凤等多个电影版本,也有20世纪90年代台湾华视73集《红楼梦》的电视版本。而目前最深入人心的当属1987年王扶林执导,陈晓旭、欧阳奋强、邓婕等参演的电视剧《红楼梦》。

“每个时期拍《红楼梦》都有其主导方向和精髓,每个时期拍的都是很经典的。”李少红称自己看过很多个版本的《红楼梦》影视剧,表示他们在当时的年代、当时的拍摄环境与条件下,都是非常精致的。“而现在重拍《红楼梦》,优势在于能够更加充分地展现曹雪芹所描写的‘亦真亦幻’的意境。”李少红称,新版电视剧《红楼梦》想做的,就是怎么能把各种元素都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且有新意,将古典的素材用我们现代的艺术思考使之更大的艺术化。

“而将古典元素艺术化的手段很多都是现代化的。”李少红强调,“我们并不为古典主义而古典主义,而要有现代的想象力。我们不是在拍古董,而是要古为今用。如果只是单纯的把古典挖掘出来,考古学家就足够了,还要艺术家干什么呢?”李少红举例道,“譬如,我们现在使用更加先进的电影拍摄手法来拍摄电视剧,让光学成像代替电子成像,画面更加优美、艺术效果更好。”因此,她认为在遵循古典原则的基础上,现代化是一件好事,是应该支持和提倡的。

目前拍摄“花枝巷” 尤三姐耍水袖戏男人

据介绍,新版电视剧《红楼梦》采用了分场景拍摄的方法,并非按照剧情发展先后拍摄。开机近一个月的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目前拍摄的场景集中在花枝巷等处,涉及角色主要为尤二姐、尤三姐、贾琏、贾珍、平儿等人。

所有看过《红楼梦》原著的人都不会忘记尤三姐戏贾珍、贾琏的一幕,“高谈阔论,任意挥霍洒落一阵,拿他弟兄二人嘲笑取乐。一时她的酒足兴尽,也不容他弟兄多坐,撵了出去,自己关门睡去了。”就是这一场尤三姐戏男人,在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着实让李少红犯了难。如何拍才能拿捏准确,不造作不撒泼。灵机一动的李少红选择了用尤三姐服饰中的“水袖”发挥功力。

尤三姐的服装在原著中是葱绿抹胸,红袄配绿裤子,“还真成了红配绿。”李少红介绍道。饰演尤三姐的演员身材娇小,身边左一个“贾珍”右一个“贾琏”,如果“尤三姐”动作过大,则有泼妇之嫌,也就失去了原著的亦真亦幻的韵味。“经过在镜头前的多次试验,‘尤三姐’巧用水袖戏男人,画面、线条都很优美,而且意境传神。”

拍戏需要气场 老将带动新人

目前,已经确定成年贾宝玉由来自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专业的毕业生杨洋出演,少年宝玉则选择了在《梅兰芳》里饰演小梅兰芳的于小彤,而来自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专业的蒋梦婕和上海戏校的李沁将分别饰演少年黛玉及少年宝钗。此外,来自红楼选秀选手的高洋饰演妙玉、程媛媛饰演平儿、王龙华饰贾琏、孙菂饰尤二姐、袁新饰贾蓉。

虽然也有像周采芹、归亚蕾、王馥荔、李颉等这样的老将加盟,但剧中大部分主要角色都是由年轻演员担纲的,其中也只有于小彤因参演《梅兰芳》而有些许演出经验。为了让演员的气质更贴近角色,剧组特别邀请中国古筝研究学会的秘书长、“筝界活字典”王世璜老先生亲自授课,此外还特邀台北汉唐乐府南管古乐团的团长萧贺文担任形体指导。李少红指出,年轻演员们经过了三个月的集中培训,的确有所长进,但是在拍摄的时候仍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如果有一个‘生瓜蛋子’还好办,有经验的老演员能带动不会拍戏的年轻人。但问题是,我这里‘一片瓜田’。”李少红打趣地把自己比作‘瓜农’,拍戏的过程也是不断培育的过程。“拍戏时往往是需要‘气场’的”,年轻演员好处是他们的年龄感,同时非常想把戏演好,但是有时候一身是劲儿不知道怎么用,所以拍摄中会随时注意他们的状态,安排有经验的演员来促成一场戏中的‘化学作用’,效果还是挺显著的。

相关链接

李少红看名著翻拍

近两年,名著翻拍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吴子牛领衔《水浒传》进行“全球搜将”;李少红总导演率领团队接替胡玫走进《红楼梦》;《三国演义》导演阎建钢刚承认撤资退出,制片方马上宣布引入三家全新投资并重新挑选导演;张纪中要翻拍的《西游记》,誓要拍猪侠、猴侠超过蜘蛛侠。

采访中,李少红认为无论是哪部名著,大家其实都是在做同样一件事,那就是张扬中国文化,实现文化传承。“拍名著不只是在翻拍的问题上,而是通过这个工程,促使整个社会、各行各业对文化的一次张扬。因此,形式并不重要,任何形式都是可以接受的。”李少红指出,翻拍是一次文化的回顾,能够有机会做就已经很幸运了。

[责任编辑:sisisong]>>查看今天全部娱乐新闻  每日娱闻QQ收藏QQ

您可能会对以下新闻感兴趣:

上一篇文章:视频:田亮安以轩《牛郎织女》最新版片花曝光_新浪视频
下一篇文章:《牛郎织女》:东方经典神话 时代情感演绎

演员陶慧敏

陶慧敏
分享到:

热门电视剧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