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礼衰落原因:大气候与自身缺陷导致
虽然内地颁奖礼衰落有娱乐圈大气候的原因,但令到颁奖礼关注度下降却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大部分颁奖礼奖项设置随意,在传统的颁奖礼中,无非也就是“X大金曲”、“最佳男女歌手”、“最受欢迎男女歌手”、“最佳词曲创作、制作”、“最佳专辑”等基础奖项,现在这些在各大颁奖礼当中,就只能算是基础奖项了。更多的评奖名头开始涌现出来,一方面是奖项划分越来越细,按地域分,按风格类别分,这都还算是歌坛发展细分化的正常结果。像“最佳彩铃音乐奖”、“网络最受欢迎奖”、“无线下载奖”等等,这也算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至于那些所谓的“风云大奖”、“至尊大奖”、“劲爆大奖”,这些奖就不知道从何而来,又是根据什么来评的了。据业内人士称,某些奖项的设立,其实就是主办方为了照顾平衡合作唱片公司之间关系的“特别处理”。其实增设这些名目繁多的奖项并非主办者的初衷,完全是因为对于唱片公司来说经常是大牌艺人带小牌艺人,如果说一个颁奖礼主办方要给某大牌或者稍大牌颁奖,唱片公司经纪公司就会提出这种要求,得给小牌、新人一些小奖项或者表演的机会,这样大牌艺人才会到场。
尽管颁奖礼越来越多,可颁的奖项也是层出不穷,但这两年来各大颁奖礼的主办方最为头疼的问题,就是这么多的奖项总是不能颁到真正获奖的歌手手上。在近年颁奖礼最为常见的一幕,莫过于宣布某个奖项的得主时,上来领奖的却是一个谁也不认识的人。正如在2004年的第四届音乐风云榜颁奖礼上,来自Sony Music的一位女工作人员成为全场最受瞩目的人,她多次上台代表当时Sony Music旗下的歌手王菲、周杰伦( 听歌)、蔡依琳和周渝民(
听歌)等领奖。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场景,这就涉及近年谈得很热的一个“谈奖”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早都存在,也并不只存在于内地;基本上是各大颁奖礼事先都会知会唱片公司,你家艺人谁谁得了什么奖,然后该艺人就盛装出席,这是音乐圈的潜规则。主办方这样也是为了颁奖现场的场面好看,星光耀眼,各有所得,来者有份,艺人和主办方面子上都风光。说白了,这个圈子都是为了面子活着的,所以,当知道自己没有奖项可拿,或者可能没有奖项可拿,没有多少艺人是可以有勇气在现场当众展示自己的尴尬的,就算他有,他背后的公司也未必有。所以大家就得事先都谈好了,这是一种谈法。还有一种谈法就是干脆直接要奖,你给我奖我就来,我不给我奖我就不来,而且,不光我不来,我们公司的艺人都不来。去年刘欢(听歌)很无奈地曝出这个内幕,在这个圈子里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而这两年的音乐风云榜,香港歌手几乎一个不到,台湾歌手也到的很少(还主要是颁奖嘉宾),其中是来拿奖的就更少了。
您可能会对以下新闻感兴趣:
上一篇文章:娱乐频道盘点为电影突破尺度大胆献身的八位玉女明星
下一篇文章:周渝民为时尚店站台 与桂纶镁同场特别开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