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作女”的独自等待

80后“作女”的独自等待

80后“作女”的独自等待

       女性28岁而未婚,恐怕不得不被称为“老姑娘”了。虽然我并不着急,甚至还觉得自己“奇货可居”,奈何每每回家时面对父母的愁容,久而久之也成了心理负担,竟然发展到有负罪感了。

80后女人蓦然回首已是大龄

模范情侣遭遇贫贱爱情

我的初恋要追溯到上个世纪了,听着够遥远吧?其实就是1999年。那年,忙着高考的我居然被班里一个新来的复读生吸引。他叫岩,上一年高考成绩不理想,在别的学校复读了半年,后来又转到了我们学校。

喜欢岩,完全出于少女情怀。他的模样与香港明星郑伊健有几分神似,还有几分动漫气质,我于是迷上了他。那时我的成绩在班里算是比较靠前的,为了他,落下不少。他察觉到我的心思,也对我投桃报李。当时正值考前关键时刻,我们的地下恋情还算比较收敛,我们约定:报考同一所学校。

考分出来,他比上一年度只高了几分,而我也因为精力的分散没有考出理想成绩。这下我俩的差距倒缩小了,我迁就他报了一个南方的二流学校,爸妈极力反对,非让我复读一年,最后还是拗不过我。

上了大学,一下子轻松起来。由于我们的专业相同,自然有大把的时间谈情说爱。大学四年,我们基本算是校园的模范情侣。别的人谈 恋爱 分分合合,只有我们坚持了下来。毕业时,我跟着他转战了好几个城市的招聘会,由于学校的名头不够响亮,再加上我是女生,找工作的难度更是提高了好几个级别。有两回,都是他在当地落脚,我虽没有找着工作也跟了去,或者找找零工或者干脆赋闲。那时,只要两人在一起,哪怕喝西北风都乐意。

可是现实的严酷还是阻挡了我们的热情。他作为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在异乡人生地不熟,收入仅够房租和两个人的饭费,想奢侈一下或买件衣服都不行。说起来我们又是毕业的人了,也不好意思找家里人要,就这么生挺着,也实在难受。

记得有一次月底,离他发工资还有几天,而我们只剩7元钱。我拿这钱买了好几斤面条,又买了点酱菜,每天开水煮面条就着酱菜下咽。吃到第4天,我刚把面条挑到嘴边就一阵干呕,实在受不了这少盐没味的开水面条。他看着我,叹口气,说:“要不你先回去吧,俩人都在这儿飘着,也不是事。”确实,我根本没必要受这份罪,毕业前父母就在石家庄给我联系好了工作,可我并不想回去,再说他也愿意在外发展,于是我们就出来了。没想到天不遂人愿,我们再相爱也抵不过柴米油盐的琐碎。他借钱买了车票,把我送上了回石的列车,临走时,他说:等我混出个样,就接你过来。我点头说好,还跟他说说笑笑。列车开动时,我突然就哭了。看着他招手的样子,不禁感觉这一去,很有可能相见无期。

 

凤凰

您可能会对以下新闻感兴趣:

上一篇文章:视频:郑伊健很会“哄小孩” 曾是儿童节目主持
下一篇文章:娱乐频道郑伊健:笑看风云的长发花心男人

演员郑伊健

郑伊健
分享到:

热门电视剧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