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一年IPO市场仍疲软,债务融资将活跃
* 并购时机有,但需谨慎出手
* 国有银行和基金或是并购资金源泉
作者 邹元彪
路透上海11月18日电---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也难独善其身,资本市场的低迷导致股票市场新股发行(IPO)暂停,未来一年仍将疲软似乎是共识,而债务融资和并购却在金融海啸中露出点光芒,或将给人以希望.
股市的低迷,给债务融资带来机遇,金融风暴下的不少企业破产和倒闭,给行业的整合和升级创造机会,并购时机或渐显.虽然价格便宜,但价值的理念依然不能摈弃,现金流必须充裕.无论是发行债券,还是并购融资,如何完善债务结构,加强成本控制,都是危机带来的经验教训.
瑞士信贷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张利平在一金融年会上称,"未来一年,一级市场不会很快恢复,更多的公司会转向二次融资,债务市场会活跃,行业间的并购以及跨国并购也会活跃."他并指出,中国信用市场是目前影响债券市场发展的瓶颈,需要更多权威的评级机构.
招商证券董事长宫少林亦表示,中国的债券市场将得到飞速发展,通过发行债券,包括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和公司债的公司会越来越多,政府在政策上亦给予了充分支持.
中国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副会长费国平对路透表示,中国并购市场已进入交易量萎缩的冬季,虽然目前尚不能判断资本市场的底部,但并购仍需未雨绸缪,才能赢得良机.而随资产价格走低,现金流好的企业将是新的并购者,私募股权(PE)并购会增多,PE并将促成更多的管理层收购.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不久前表示,要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积极促进解决债券市场发展的瓶颈问题,引导大型上市公司通过债券市场融资,完善新股发行定价制度,建立探索满足市场不同需求的多种发行模式.
统计显示,中国股市今年前三季度IPO融资1,034.38亿元人民币,同比骤降65.33%.中国股市自9月16日华昌化工(002274.SZ: 行情)发行以来,沪深两市已无新股首发.据Wind资讯统计,今年已获IPO通过项目中,尚有33只未发行,其中包括中国建筑、招商证券等拟筹资额较大的公司.
**并购时机有,但谨慎出手**
中信证券(600030.SS)企业并购部执行总经理宋文雷表示,金融危机带来资产价格的下降,给中国企业带来行业整合和跨国并购的机会,但在并购中,价值和成本的观念比价格更为重要,合理得估计现金流对未来整合极为关键.
他称,"你首先要明白,你收购的东西是不是同你的战略吻合,收购的公司是不是完整,能不能整合?...最後才是价格是不是合适,往往整合的成本大于收购价格本身,收购一定要慎重."
对于并购的时机,费国平亦称,"现在到底是抄底还是垫底,本身没有对错,关键看并购是不是需要、你有没有准备好并购、物有所值否,千万不要盲目出手."
宋文雷指出,并购必须很好地估计现金流,不仅要看收购当时现金是否足够,而且要考虑整合时间段的现金流是否能支撑,必须基于价值的分析,并购前的各种假设能否得到实现,注重相互的沟通.
"有的并购,有如结婚非常快,离婚更快."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监事长金立群针对并购并强调,应该坚持审慎原则,重点放在提高核心竞争力上,注意文化的差异.
**国有银行和基金或是并购资金源泉**
很多专家指出,中国三大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高,坏账率低,有足够的资金为企业并购提供资金,并且在政策上也不存在障碍,且很多基金资金较为充裕,可能在未来的并购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张利平称,中国银行(3988.HK)(601988.SS)、工商银行(601398.SS)(1398.HK)和建设银行(0939.HK)(601939.SS)资本充足率高,坏账低,象工行,已是全球市值最大的银行,它们募集来的资金很多放在帐上,有足够的资金可以提供.
"央行也支持企业并购重组,政策上没有障碍."宫少林称.
但瑞银证券投资银行部副总监彭菲力指出,并购资金有些来自银行、政府、外部PE和对冲基金等,但实际并购交易中,找到这些资金较难,比如银行要求足够的现金流支付利息,PE等对投资时间有要求等等,要获得这些资金需要花很长时间.
宋文雷亦表示,对于如何吸引PE基金,难在如何设计出比较好的交易结构,令需求方和提供方都满意.
华夏世纪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裁何晓芳称,"私募可能在并购中扮演角色,但我们现在很慎重,先观望,不轻易出手."(完)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搜狐
您可能会对以下新闻感兴趣:
上一篇文章:Love Radio《早安新发现》最爱情歌榜98期
下一篇文章:“看《少林寺》评人物摄景点”典礼 嘉宾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