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开国大镇反_新闻中心

解密开国大镇反_新闻中心

解密开国大镇反_新闻中心

  -本报记者 周 益

  这是一段已经被很多人遗忘的半个多世纪前的历史。

  近日,一部电视剧《大镇反》的选角风波把人们的记忆一下子拉回到五十多年前,那一场席卷全国,不亚于任何一场战争的政治运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亲历那段历史的人全都老矣,甚至远去,“镇压反革命”也已变成一个历史名词,或许,更晚生者对这个名词都没有记忆。

  当人们津津乐道于徐静蕾有没有档期出演女主角,韩雪是否早已被内定的八卦消息时,是否知道,那时的年轻共和国,正陷入怎样危险的境地?新生的人民政权又是如何度过这一危险期的?而触发这一回忆的电视剧,又将如何表现这段历史呢?

  范小天:那年,我们一起被改造

  日前,记者获悉,前阵子炒得沸沸扬扬的《大镇反》女一号人选近日最终确定,剧中角色妓女沈寒秋由韩雪主演。这是继徐静蕾、周迅、林心如等人的选角风波之后,该剧制片方最后选定的人选。而截至发稿前,除了苏有朋代替先前呼声很高的黄晓明获得该剧男一号的演出外,金钟影帝张晨光、“台湾电视剧影帝”张佩华也将倾力加盟该剧。当人们的胃口已经被星光闪耀的演员表吊得老高时,该片导演、编剧范小天却不敢有一丝放松。“稍一疏忽,就是对那段历史的不负责任,对那一代人的不负责任。”范小天说。

  《周末》:你为什么会拍这部电视剧呢?

  范小天:以解放初妓女改造为背景的电视剧《红粉》在各地播出,并取得非常好的收视率后,我就一直在寻找这种能唤起人们对当年新社会改造记忆的剧本。巧合的是,中共党史出版社在2006年出了一本名叫《开国大镇反》的书,这本书里记录了很多当年具体案件侦破的回顾和对群众运动场景的真实还原。读完这本书后,我的思绪一下子就被拉回到了那个新中国呱呱落地后险象环生的年代,激动得睡不着觉。我找了很多作家和历史学家聊这个事,《大镇反》的剧本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写出来的。不过,前两年我觉得还不到火候,所以迟迟没有开拍。本子又精打细磨了无数遍。

  《周末》:我们知道在开国大镇反中既有短兵相接的正面战场,还有神秘莫测的秘密战场,而如今战争片和谍战片都很卖座,你的《大镇反》会是什么类型的片子?

  范小天:这也是困扰我很长时间的一个问题,从现在流行的趋势看,观众肯定喜欢看烽火连天的战争场面,这几年的收视率排行榜上,这类题材的电视剧都有很好的成绩。而反映情报战的电视剧也一度占据了各家电视台的黄金时段,就像此前我们想找的柳云龙,他参演的几部谍战片都创了收视率的纪录。从目前的剧本来看,这个电视剧不会单纯以其中一种形式出现。

  《周末》:一般来说,以如此重大的历史事件为背景的影视剧中都会有英雄人物出现,你片中是怎么设置角色的?

  范小天:观众总是“喜新厌旧”的,我在创作剧本的时候永远都警告自己不要跟风。如果别人拍战争片、间谍片,塑造大英雄,我也跟着去拍,那我拍出来的戏就是几百部相同类型中的一部,肯定不会有最佳的收视率。

  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对于战争,普通民众可能比较陌生、感觉比较遥远,他们熟悉的是穿插在这个历史时期的其他事,比如建立户籍制度,比如“除四害”等,直到现在还在我们生活中保留着痕迹。我会在新片中把较多的笔墨放到这些“运动”上,告诉现在的人们,在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人们,特别是普通人在用怎样的积极心态迎接这个新社会的。所以,在这部《大镇反》中,我更多地是想表现小人物“激情燃烧”的故事。

  《周末》:那你剧中角色是如何与大镇反联系起来的?

  范小天:我们的女主角有过错误的过去(曾经当过妓女),性格也不那么完善,男主角则是一个被人们认为是精神病患者的人,他们都是普通小人物。大镇反开始后,他们从被动接受改造到自觉成长,他们这种转变,则折射出当时普通中国人的心态,尤其那些曾经生活在“国统区”的普通民众,在新社会建立的时候,怎么接受洗礼的,是怎么去迎接新社会的。我曾经想用这样一个名字,“那年,我们一起被改造”。

  《周末》:按一般的思路,这种反映历史事件的主角一出场就是“高大全”的正面人物,而你的主角却有那么多的缺点?

  范小天:从开始执导电视剧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主旋律,怎么样才能拍出一部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片子?如果我通过电视剧来告诉大家,尽管有人在一边搞破坏,还有一些人在唱反调,但大多数人还是希望社会稳定,国家富强的,这是不是主旋律?如果全社会都在努力生产,曾经落后的人在环境的影响下积极要求进步,这算不算主旋律?我之所以要把女主角设定为当过妓女,男主角既是精神病患者又是老给领导提意见的“刺头”,就是想让大家知道,这么“落后”的人,在新中国的各种改造运动中,都能自觉自醒,最后积极投身到建设中去,那还有什么人不能挽救,还有什么人不能变好?那么这样的影视剧,算不算主旋律?

  历史深处的大镇反

  无论是国内的影视作品还是学术资料中,我们很少能看到对于建国初期同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并称“三大运动”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的披露和描写。在这场全民运动中,“杀”“关”“管”的规模在共和国的历史上空前绝后,当时的新中国究竟遇到了什么样的危机?镇反运动是如何进行的?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疯狂的匪情令人瞠目

  新中国成立之后,蒋介石集团的残余势力不甘心失败,疯狂进行破坏活动。朝鲜战争爆发后,他们的活动更加猖獗:散布谣言,刺探情报,破坏工矿生产和交通运输,残杀革命干部和群众,甚至组织武装暴乱。

  在一份1950年西南军区发给中央的急电中我们看到,“二月五日在成都西南龙潭寺地区近万土匪暴乱,杀害我一七九师政治部主任朱向璃及闻讯前往增援部队的五十多名干部战士……”

  除了残杀革命干部,匪徒还袭击并攻占政府驻地,几个月内,四川多个县城被土匪攻占,围攻邛崃城的土匪甚至达到万人之众,壁山军分区一夜之间八个区政权遭匪袭击而全部丢失……

  此外,“成渝、成灌、渝黔几条重要公路,渝泸等水路全都被土匪掐断;蓉雅、川湘公路之桥梁全被破坏……”

  电报中表示,“据初步估计,仅川西地区,各种公开活动之土匪就达104股之多,小股数十、数百人,大股万余人一起活动,总计不下6万余匪。……在这些土匪暴乱的许多地区,我县、区各级政权已几乎全都被捣毁,征集军粮和调往重灾区之救济粮款,以及农村中的减租减息、建政、春耕春播等我地方各项工作,一度已全都处于瘫痪状态……”

  除了四川,全国各地都普遍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反革命匪徒暴乱,据史料记载,中南、广西、湘西等地的情况也很严重,1950年1月底广西连续发生恭城、玉林、思乐等十几个县的反革命匪徒大暴乱。而且土匪所过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记者翻阅历史档案发现,1950年初,山东、苏北、河北、平原(解放初的一个省,后撤销)、皖北等地都爆发了大的春荒,加上土匪暴乱、大肆破坏,使这些地方我各级政府工作无法继续开展,严重影响了赈灾和生产的进行。

  关127万,管23万,杀71万

  1950年3月16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向全国发布了《剿灭土匪,建立革命新秩序》的指示,同时,中央又发出了《关于严厉镇压反革命的指示》,要求各级政府立即对各类反革命分子进行清查和镇压。

  遵照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解放军各主力部队相继抽调一大部分精干兵力加入一系列镇反斗争。

  各剿匪部队采取军事进剿、政治瓦解与发动武装群众相结合的方针,大力宣传和执行“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消除群众惧怕报复的顾虑,主动揭发、劝降、争取和协助部队剿匪。在党的政策感召下和群众的配合下,许多土匪悔过自新、缴械自首,许多土匪家人劝夫、劝父、劝子弃暗投明,争取能够得到政府的宽大处理。

  据统计,仅西南地区1950年4月份就歼匪85433人,投诚者有38676人。经过军民协同作战,反复清剿,截至1950年6月初,全国范围内的武装股匪大部已被剿灭,共歼匪98万人。

  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代表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两天后毛泽东亲自主持通过了新的《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又称“双十”指示),再次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大规模镇压反革命的工作。

  到1952年10月,全国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反革命分子已受到杀、关、管各种惩处。为夺取镇反工作的彻底胜利,公安部召开了第五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全面地总结三年来的镇反工作,提出了下一步的任务。会议要求各地要结合本地区的中心工作,将一切不彻底的地方和不彻底的方面所隐藏的反革命分子,继续搜捕,严厉惩处,扫清残敌,圆满完成镇反任务。

  1952年年底,全国镇压反革命运动胜利结束。

  在镇反运动中,全国共歼灭土匪240余万,关押各种反革命分子127万,管制23万,杀掉7l万。

  镇压反革命运动的胜利,基本肃清了反动势力残余,彻底打垮了反革命分子的猖狂进攻,从而消除了威胁新生人民政权的隐患,极大地提高了广大人民的政治觉悟和生产积极性,为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更重要的是——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政治基础。

 [1] [2] [3] [下一页]新浪

您可能会对以下新闻感兴趣:

上一篇文章:苗可丽《欢喜来逗阵》搞政治笑点 - TOM.COM<
下一篇文章:绯闻被陈志云摆上台 欧阳震华看好自己任视帝

演员张晨光

张晨光
分享到:

热门电视剧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