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受伤的拼命三郎 李光洁:有梦想才算没白活

不怕受伤的拼命三郎 李光洁:有梦想才算没白活

不怕受伤的拼命三郎 李光洁:有梦想才算没白活

不怕受伤的拼命三郎 李光洁:有梦想才算没白活

不怕受伤的拼命三郎 李光洁:有梦想才算没白活

拍《杀虎口》的时候,李光洁又受伤了。

那天在拍一场战争戏,李光洁饰演的白朗需要穿越连续的炸点炮火。结果实拍时,炸点提前引爆,他躲闪不及,右手臂被炸伤。对李光洁来说,拍戏受点皮外伤早就是家常便饭了。那天他也没在意,先是用凉水冲,然后抹了点薄荷膏。吃完晚饭,剧组问他,今天还有一场戏,你行不行?李光洁想,这场戏不长,拍就拍了吧。那场戏讲的是白朗受伤后,背着一个人爬回八路军总部。演完以后,那条受伤胳膊的整块皮都磨掉了。

第二天早起,胳膊疼得邪乎。一般的疼,李光洁能扛就扛过去了。他老觉得,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受点伤就在现场哇啦哇啦乱叫,这算怎么回事?可那天的疼,让他感觉不对。再看伤口,红肿伴着血泡,瞧着吓人。剧组人看了,知道这下麻烦了,马上把他送医院,经诊断为二度混合型烧伤。

李光洁不得不停工休息,一周后伤势稍有好转,他立刻返回剧组重新投入拍摄。李光洁受伤的事情后来被媒体报道出来,他的影迷们十分关注。

不怕受伤的拼命三郎

李光洁拍戏,一直有股“拼命三郎”的狠劲儿。虽然频频受伤,但从来没当回事儿。他说:“因为这是自己的事业,不会去过多考虑别的问题,想的就是怎么能更好的完成角色。如果一种演法大家觉得这样好,但是会有危险,那么我作为演员来说,首先会从戏和人物出发,不会去考虑会不会受伤。”

有一次拍巩向光开车的戏,道具是一辆老式的美式吉普车。李光洁刚把速度提起来,那辆老爷车的刹车却突然失灵。当时所有人都吓坏了,眼瞅着汽车在河滩上疯跑,李光洁拼命踩刹车,可汽车毫无反应。当时车前面还绑着一架摄影机,用以拍摄人物的正面镜头。坐在车里的李光洁虽然吓得够呛,但脑子里想的仍然是:不管怎么样,这车不能往河里开。实在不行就往路边的土堆上、树上撞,这样摄影机还能保得住!

这次拍《杀虎口》受伤,给李光洁留下了心理阴影。他带着这个“心理阴影”,走进目前正在拍摄中的《浴血记者》剧组。“这部电视剧是讲抗战时期一个无党派人士,从写娱乐新闻的记者,因为爱国热情逐渐走上救国道路的故事。我的角色就是这个记者,他没有经历过战争,所以在拍有炸点的戏时,就会表现得很害怕。上次受伤以后,我对爆炸有本能的害怕反应,这次正好可以真实的表现出来。”

很多事都有紧迫感

早在大一,李光洁就已经四处跑剧组发照片了,他说自己属于那种紧迫感危机感比较重的人,“除了表演,其他好多事我都很有紧迫感。事情要是没干好,心里就一直过不去。有时有可能这个事是一个星期之后的,这一个星期我就会一直惦记着别出什么差错。比如说第二天我们要是约上午8点谈事,我有这一宿都睡不好。生怕自己迟到,路上会不会堵车什么的。”

《立春》李光洁拍了30多场戏,最后剪出来是20多场。3个月拍摄期,李光洁几乎有2个月时间睡不着,每天晚上最多也就迷迷糊糊躺两三个小时,处于比较严重的失眠状态。《立春》是李光洁的第一部电影,和《走向共和》的情况不同。拍《走向共和》时李光洁完全是一个新人,加上年纪也小,事情有想到的也有想不到的,懵懵懂懂的就把一部戏拍下来了。到演《立春》的时候,他已经积累了不少的表演经验,对很多事都有了自己的判断。但唯因如此,李光洁的负担反而更重了。只要是发通告的前一天晚上,他必定失眠。有时发了通告,第二天却临时改成第三天,这可就把李光洁害惨了,他只有接着失眠。不过就算是第二天拍了,他回去照样睡不好,因为他满脑子都还在转“这场戏该怎么演才好?我那么演不好,我要是这么演就好了……”

其实也不能怪他对《立春》这么上心,因为黄四宝这个角色,李光洁实在是得来不易。

面试黄四宝的演员足足几十位,每人都拿到了一张纸的台词。《立春》里的角色说包头方言,所以面试第一关就是语言。剧组给大家请了位老师,教了几天包头话以后,大家就回去各练各的了。李光洁心细,上课的时候用MD把老师的发音录了下来,回去以后转存到电脑里,再刻成盘放到车上,一有时间就拿出来听。听到耳熟了,再开始练,慢慢地就能说字正腔圆的包头话了。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筛选,竞争黄四宝的演员最终剩下了两个人。最初争取这个角色的时候,因为希望渺茫,跟大海捞针似的,所以根本没什么压力。等到就剩最后俩人的时候,希望就在眼前了,反而开始紧张起来。最后一次试戏的情景,李光洁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那天晚上七点多了,大家都还没吃晚饭,在走廊里等着。导演顾长卫拿了段戏过来说,最后一段特别放的戏,你俩都试一下。李光洁想,最好别让我先试。谁知导演张口就点他的名,李光洁只好硬着头皮跟他进去。

试戏的时候,导演给了好几个状态,李光洁就一个一个尽力表现。导演最后说:“你现在放开了,什么都不要想,随便想怎么演就怎么演。”李光洁问:“那包括上桌子也可以吗?”导演说可以,李光洁就跳桌子乱蹦。结束试戏开门走出去的时候,他看见另外一个候选人正在门口听。李光洁笑着说:“后来他演的时候我也在门口听……最后综合评比下来,我赢得了这份工作,不过那个过程确实挺好玩的。”

和郝蕾有分工

《立春》里,李光洁把一个潦倒的艺术青年演得入木三分。很多人都在想,同样有报考艺术院校经历的他,是不是也这么坎坷的呢?李光洁说:“和黄四宝相比,我的生活一直都挺得志的。初中毕业上艺校,很顺利就考上了。艺校毕业也没有参加高考,被保送上了大学。上学的时候就开始拍戏,而且起点比较高。演《立春》的时候,开始的确想从自己身上找点感觉,但后来发现,实在很难从自己身上找到契合点。”

黄四宝的角色设定起先是“怀才不遇”,后来大家觉得,这个人物要是压根就没有才华,那样才悲哀,才更能得到观众的认同。从这个角度切入,李光洁终于抓住了这个人物的“魂”:“像黄四宝这样一个钢厂工人,他热爱油画,追求一个离自己特别远的梦想,对一个人来说,这是很可贵的。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说俗一点,有梦想你一辈子才算没白活。在罗马的时候,有记者问我,在中国像黄四宝这样有梦想的年轻人多吗?我说非常多。我身边就有很多有梦想的人,有的人实现了,有的人没有实现。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没有放弃过自己的追求。黄四宝的悲哀在于,他最后放弃了自己的梦想。”

很小的时候,李光洁的梦想是成为能出现在电视机里的人,现在,他的这个梦想实现了。他现在的梦想是能多拍电影,希望中国的电影事业越来越兴旺发达。李光洁从不掩饰自己对电影的深深情结,虽然因为工作需要,他现在事业的重心仍然在电视剧上,但是只要有机会,他仍然会像拍《立春》那样,全心投入到一部电影的拍摄中去。

李光洁和妻子郝蕾,是圈子里令人羡慕的一对。同样身为演员的郝蕾,目前主要在大银幕发展,问李光洁会不会因此羡慕她,李光洁说:“不会。这是我们俩的分工。我在电影上完全属于新人,她在电影上已经有所成就。作为我们这个家庭来说,我应该暂时先放一放自己的梦想,多拍电视剧,让她没有后顾之忧,支持她实现自己的电影梦想。”

作为演员,李光洁由衷欣赏郝蕾:“我们在一起会有很多交流。我们是夫妻,但很多时候又是朋友和同事。在我心目中,她是一个特别好的演员。我觉得她是一个比我会演戏的演员,很多时候她会告诉我怎么演。很多作为演员技术上的问题,我也会去请教她。”

李光洁和郝蕾因拍摄电视剧《密令1949》而相识,从此再没有合作过。说到将来,李光洁表示,如果有机会,一定会尽量争取再合作的。文、《大众电影》王陈 图片提供:北京山水回声工作室

李光洁作品:

电影

2006年《立春》

2008年《盘尼西林-1944》

电视剧

2008年《浴血记者》(拍摄中)

2008年《杀虎口》

2008年《宝莲灯前传》

2007年《柳叶刀》

2007年《我们的生活年代》

2006年《北魏皇太后》

2006年《特殊使命》

2005年《越王勾践》

2005年《密令1949》

2004年《清宫风云》

2004年《录像带》

2003年《沧海百年》

2003年《军人机密》

2002年《记忆的证明》

2002年《各就各位》

2001年《走向共和》

[责任编辑:小娱]>>查看今天全部娱乐新闻  每日娱闻QQ收藏QQ

您可能会对以下新闻感兴趣:

上一篇文章:黄奕:请将我往文艺片上靠
下一篇文章:聂远婚礼与佟大为的神秘关系(组图)

演员郝蕾

郝蕾
分享到:

热门电视剧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