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出租车的李强,被副驾驶窗口上开着的摄像头吓了一跳。
他压抑着怒火质问司机,"出租车怎么还装摄像头?"
司机周先生白了他一眼,"我个人可不敢安这个?是出租车公司要求安装的。"他心有不甘地嘀咕着,"你当我愿意安啊?这是要花钱的!"
这是近日在广东惠东县街头出现的一幕。
今年7月底,广东惠东县城内有数百辆出租车内安装了摄像头。彼时,惠东县交管总站站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是一套完整的智能安全监控系统,摄像头只是其中之一。
按照交管部门的说法,出租车内安装摄像头,是对司机有保护效用、能提高城市交通服务质量和加强交通主管部门监管能力的一项新举措,在对警力系统处理应急事件的指挥能力上也有所辅助。
"国家和省交通主管部门,对此也提出了相关要求",惠东县交管总站站长强调着。
然而,一个小小摄像头,却引来社会各界的又一轮争议。因为不止广东,全国数个地方均有类似做法,关于隐私保护、安全监防问题、牵扯着"出租车是公共场所或私人空间"的模糊界定。
各种矛头所指,让交管部门又一次立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不止于此,透过一个争议已久的摄像头,不仅映衬出公众对人权的日益重视,也折射出该方面的专项立法的缺失纰漏。
摄像头现身出租车内
在出租车内安装智能安全监控系统,广东已不是开河先例。据媒体报道,范围辐射全国各地,江西、重庆、新疆、浙江、江苏、陕西、湖北等地均有此事。
江苏淮安市运管处处长姜卫东在今年7月份表示,目前该市845辆更新的出租车已全部安装了GPS与摄像头。截止到今年6月份,湖北武汉的12137台出租车中已经有1万台安装了该系统。再向前类推,早在2005年,成都的出租车内已陆续安装摄像头。在沈阳,从2006年11月初到2007年初,约有1万辆出租车免费安装出租车安全监控设备。此后,重庆、西安等地也效仿此举。
记者在江西南昌采访了解到,自2007年11月起,省城原本装有GPS系统的出租车,有一部分陆续增设摄像头。迄今,700辆装有GPS系统的出租车,已有近400辆安装了摄像头。
南昌城市客运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摄像头仅是用于威慑犯罪,保护司机安全。为打消乘客怕泄露隐私的担忧,该工作人员坚决认为,只要乘客不存在违法行为,他们的隐私是不会被侵犯,"近400台出租车一天内拍摄的照片,可能有数万张,没人会一张张去查看拍摄内容。一般来说,只有司机遇到了不法侵害报案后,照片才能被调取。"
关照国外经验来看,澳大利亚的出租车行业堪称世界上技术最先进。多年前,出租车上就装有电子结账系统,如同在超市内刷卡收费。该国的的士上除了安装先进的互动电视,还装着"录音、摄像"系统。据了解,该系统安装始于1999年。该国公众对此持"积极欢迎"之态。
与澳大利亚相比,中国在该方面的"动作"晚了近十年。
据了解,车上的摄像头如何使用,在中国各地也不尽相同。以广东惠东为例,车内的摄像头并非时刻都对着乘客拍,只有在司机按下计价器时,摄像头才会拍下一张乘客的照片,并传输到监控室的电脑上存档,"除非遇到危险情况,司机按下紧急按键时,摄像头才会连拍。不过所有的照片在电脑中存放15天后就被删除",广东交管部门工作人员说。
从2007年下半年起,浙江省绍兴市公交总公司就开始酝酿普及带有摄像头功能的GPS系统。据绍兴市公交总公司副总经理朱建华介绍,因受技术限制,这套系统还无法实时传送连续的视频画面,只能传输单幅的照片。
重庆的情况是,从去年年底起,有千余辆出租车安装GPS系统,其中包括摄像及语音监控功能。乘客上车后,该系统除了摄像头自动拍照外,还同时录音。
凤凰您可能会对以下新闻感兴趣:
上一篇文章:“李强新作展”琉璃厂开幕
下一篇文章:海油工程:业绩增长仍较确定 _公司研究_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