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怎样牢牢抓住观众眼球?示范:“陌生化”+折磨观众宣传口号:我们要以折磨观众为乐
“作为导演,我要从各个方面寻找陌生的东西。”柳云龙说,个性人物是其中一个方面,他希望从题材、人物、造型,整体都是新鲜的。
他对画面、声音和音乐特别重视。他透露,自己看电视都是先看画面,然后再决定看不看。“《暗算》对画面对音乐的要求非常高。《血色迷雾》更不用说。当时有人来剪辑室看片子,说,你不能这样搞,太精致了,差不多就行了!还有南方台负责购片的华明主任也说,这个剧能够引领中国电视剧一个新的飞跃。所以我是给自己挖了一个坑,以后不能拍电视剧了,还是拍电影吧!”
在《血色迷雾》中,很多角色都是反常规,要求演员做360度的大转变。“观众希望被折磨,越折磨越想看,越不折磨越不感兴趣。观众是喜新厌旧的。所以就是要不断折磨观众,我们要以折磨观众为乐。像《暗算》中的黄依依和安在天,有观众就说,为什么他们不在一起啊?就是要这样设置,要不然你怎么去惋惜和回味呢?不过谁被折磨还是要看收视。如果收视很惨,就是我被折磨了。”
同学提问
《血色迷雾》拍成电影更好看?
提问:《血色迷雾》拍成电影可能会更好看,浓缩在两个小时中可能更有紧凑感,现在拍成40多集的电视剧,稍微有点松和拖。
柳云龙:不是稍微,是有问题,您客气了!《暗战》我拍得特别朴实,没有多余的东西。《血色迷雾》拍得松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悬疑剧,前面很多“扣”要清晰地展现给观众,我们担心观众遗漏很多东西;二是觉得自己掉进了玩技术的一个怪圈,比如剧中3个太太鱼贯而出,用了各种各样的角度,对于电视剧来讲,3个镜头就够了,不需要再去强调。所以我提醒同学们,不要沉迷于技术,如果这样的话,就离失败不远了。拍电视剧和电影要分开。
提问:我花了3天在网上看完了《血色迷雾》,看了之后,因为那些台词,我又去买了唐诗宋词来看。这是你刻意去想的还是平时的积累?
柳云龙:我就喜欢这种溢美之词。看那么久你不困吗?我看《24小时》连着看了5集就睡着了!虽然节奏很快,但是你习惯了那个节奏,就会变得麻木了。所以看柳云龙的剧,还是要在电视里看。电脑上看,很多效果出不来。你说的台词,对,里面的台词都文绉绉的,过去那些年代说话确实是这样。现在一些电视剧的台词,从我的角度看,太水了!不管有人说我们咬文嚼字也好,这是我们的文化,喜欢我们台词的也特别喜欢。听说武汉一个学校还作为考试教材。
提问:你一直对谍战题材情有独钟,也有浓厚的英雄主义情结,你还会坚持这个方向吗?
柳云龙:其实我没对哪一类题材特别情有独钟。我是出于兴趣,我好奇间谍这么一个群体,他们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他们背后有些什么故事。我觉得电视需要一种社会责任感,去创造主流价值观,演出正面角色能够给人一种正面的示范。
本报记者陈祥蕉
实习生吴敏
您可能会对以下新闻感兴趣:
上一篇文章:王丽坤空降广州 携手柳云龙宣传《血色迷雾》
下一篇文章:柳云龙推销《血色迷雾》:要以折磨观众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