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经历的每一次慈善之旅,都让我心灵宁静如清水无痕。
杨童舒的名字的银幕形象代表除了《太平天国》、《汉武大帝》中棱角分明的女子外,还会有很多人会为她在最近的情感大戏《接触》和《妈妈再爱我一次》中真情流露的表演印象深刻。说起来,她也是当之无愧的知性美女。
杨童舒为人低调,不事张扬,很少在娱乐圈的绯闻风口浪尖上,这几乎成了大众共识。然而,在另外一种场合,她却频频出镜,大声呼吁,竭尽所能,舍予成仁,无论是为了贫困地区母婴的平安,还是为了穷苦失学的学生,杨童舒都不遗余力地去帮助他们,在她的眼里,行善是心灵得到宁静和温暖的最好药方,就像她在日志中说的那样,“我所经历的每一次慈善之旅,都让我心灵宁静如清水无痕”。
平民慈善红中国
“我觉得整个T-shirt 很有意义,这表明了我是一个志愿者,我是一个平民大使,买一朵花、买一个水杯,只要它是红色的,你就可以为别人出一份力。” 中国红基会“爱心天使”杨童舒在“中国红”启动仪式上说。
只是一件普通的T-shirt,因为代表了中国红行动便有了公益慈善的意义在里面,让杨童舒视其为珍宝。从她平和坚定的目光中,难以掩藏的是她那份对慈善对公益事业的全情投入之心。作为推广大使的杨童舒,一说起来“中国红”很有自己的看法和感觉。对她来讲,参与慈善公益活动已经成为她的心之所属。“给予既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荣耀;慈善未必是普遍的义务,但一定是人人的权利。”
大多数人觉得普通人很难参与到媒介圈所谓的公益活动中,潜意识里会认为公益慈善往往更使形而上学高屋建瓴的一种概念,涉足于其中的大都是各个领域的高人。而杨童舒却否定了这种观念。在作了很多慈善之后,她的观念更认同其实做公益的方式可以越来越简单,举手投足之间,都在奉献自己的爱心。就像“中国红”,只要消费者在购买本身想要购买的带有“中国红”专用慈善标识的“红色产品,就会自动成为捐赠者。
也许是性格使然,秀外慧中的杨童舒更希望自己被当作一个普通的志愿者,慈善不是做秀,公益要发自内心。她笑称自己是一名真真正正的平民大使:公益慈善,人人可为。
关爱母婴平安,行善让心温暖
2006年5月,在扶贫办和国家卫生部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扶贫基金会提倡的“母婴平安120行动项目”,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杨童舒有幸成为该项目的爱心大使,为了亲身体验贫困母婴的真实生活,杨童舒不辞劳苦,远赴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崎岖的山路,飞扬的尘土,贫穷的山村,面对这些,杨童舒没有丝毫畏难的神色,19日下午,一抵达银川,她又马上换车赶往隆德县,足足坐了七个多小时的车,才到达县医院,一下车,她立马去看望刚刚生产完的孕妇,又忙不迭地把从北京带来的一大堆玩具分发给孩子们,杨童舒说:“只要孩子们能高兴,不管多辛苦也值得的。”
都说女人心细,杨童舒的心就细得跟一枚针似的,凡事涉及到母婴安全、贫困学子的事情,她都要一一过问,大到当地的医疗卫生情况和贫困学子的教育情况,小到援助人的爱心是否送达贫困母婴的手里,就像她在福建省政和县寻找合适救助对象时,仅在一天内就走访了8家特困户,怪不得当她从隆德县回到北京,人家一见到她,满面风尘,一脸黄土,简直就是一件从陕北运回来的出土文物。
杨童舒说:“无论是年龄多大,对家对爱的渴望都是一样的,相互帮助,相互关爱,就象一家人。我是他们的姐姐、妈妈、妹妹、女儿,爱他们每一位。”
专职环保义工,宁愿小气也不浪费
杨童舒对环境的忧虑,就跟她对贫困母婴的忧虑一样深重。她见过在大风中疯狂起舞的白色垃圾,遮天蔽日,行人纷纷侧身避开。在第38个地球日的当天,一直留心环境污染的她,组织起一支由亲朋好友参加的捡垃圾小分队,向北京各处的公园停车场出发。废弃的塑料袋、雪糕皮等许多白色垃圾,在一个多小时内,足足装满了三个大塑料袋,杨童舒颇为感慨,这时,她的一位朋友刚好捡到一张废弃的某俱乐部会员卡,她开玩笑地说:“以后,我要成立一个捡垃圾俱乐部,你这张卡就算是会员卡啦!”在捡垃圾的过程中,她看见一双还很完好的鞋子,被人扔掉,她都会心疼不已,“这双鞋子还好好的,还能穿啊,主人怎么就舍得扔掉呢?这双鞋别扔,留着以后捐给需要的人穿。”她认为浪费是一种犯罪,别管有多少钱,都不能糟蹋东西。
当她被人问及是否担心被误解为“做秀”时,杨童舒坦然地说:“即使被说成‘做秀’也无所谓,如果大家都来这样‘做秀’,就多了很多环保工人,我们的家园也会干净许多。”在杨童舒看来,这次捡垃圾活动,并不是她心血来潮,为此她还特地把手套和垃圾夹子放在后备厢里,争取以后经常进行这样的活动,杨童舒笑称自己捡垃圾的时候,捡着捡着就停不下手来,而且看到他们的努力,对周边的行人产生了影响,那些抽烟、吃零食的,都不好意思再乱扔烟头、纸袋了,“他们这次不乱扔垃圾,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慢慢地形成习惯,以后就再也不会乱扔了。”
成立舍予基金,传递拳拳爱心
在得知陈晓旭病逝的消息时,杨童舒沉默了许久,才略感释然,“名和利都只是过眼云烟,如果生命消失了,其他这些什么也带不走,现在想想,只有健康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这也正暗合她成立舍予爱心基金的宗旨:舍弃自我,帮助他人,传递爱心。通过她自己捐款和劝募的形式筹集基金,以救助急需援助的母婴,并投入国内贫困乡镇小学的建设项目。
舍予,取自她名字中的舒,舍弃一些身外之物,让自己舒坦,让受助者舒心。在中国扶贫基金会设立的不以赢利为目的的“舍予爱心基金”下设“母婴平安120行动项目舍予爱心基金”和“舍予爱心基金——教育基金”,为急需援助的贫困母婴和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送去拳拳爱心,脉脉暖流。杨童舒说:“我也有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有人帮我一把,可能就走过去了。同样的如果有人帮他们一把,很可能也就走过去了,而走过去之后,最主要的还得靠他们自己。我觉得我更多的是带给他们坚强。”
尽管在公益事业上花费了很多精力,杨童舒却称自己是“随时随地不务正业干这些事的人”和“那种三心二意的一直在捐钱的人”。以致有朋友问她,“童舒,你是不是不涉足演艺界很久了?”杨童舒幽默地回答:“对,我不跟你们演艺界打交道很久了。”和她一起工作的义工也开起她的玩笑来:“她已经转行了,我们是同行。”
“我很愿意做一个傻瓜”
一次,杨童舒去北京儿童福利院看望小朋友们,深有感触,她说:“好想多点时间和他们在一起,抚摸他们,亲抚他们,他们太需要这样的爱了,这么可爱的孩子们,本应该在自己父母的怀抱里面撒娇,可是他们却在渴望这份难以得到的爱。”
面对一些人的不理解,甚至无端的猜忌,杨童舒抛出“不去怨恨,做一个傻瓜”,她说:“能做到宽容,才是真正的善良,我很愿意做一个这样的傻瓜。”慈善无国界,爱心无极限,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关心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就象关心你的家人、朋友,继而扩大到关爱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贫困的人们。
在慈善之旅中,杨童舒享受她心灵的宁静,她懂得舍弃,是因为爱更值得我们珍惜。就像她在日志中所写的“人生的经历是一场财富,真诚的面对生活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童舒的公益贫困之旅
自2002年起,杨童舒开始了她的扶贫之行,先后自发到过海南、山东、福建、甘肃、宁夏等省市自治区。
捐助大学生:
童舒已经连续三年捐赠家庭贫困的大学生,目前近60余名。并与大学生座谈,通信。
捐助物资:
曾募捐大量玩具和体育用品,并亲自送到北京福利院,和西北贫困地区、山东宁津县小学等。
捐助小学:
2007年五月在中国扶贫基金会设立了舍予基金,预计至少每年捐建一所完全小学。
捐助母婴:
2006年7月前往宁夏隆德慰问贫困母婴。并设立舍予基金资助危急危重孕产妇。
2007年前往福建政和慰问贫困家庭。
捐助双特生:
双特生即学习特别好而家庭特别贫困的学生,在山东、
甘肃等都有童舒的足迹,并将善款亲自送到孩子手中。
您可能会对以下新闻感兴趣:
上一篇文章:《缉毒英雄2》浩然正气 一腔热血挥写英雄本色
下一篇文章:杨童舒遭遇“溺水” 情系人民子弟兵(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