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松伶:《溏心》系列凭什么“得得地”?

陈松伶:《溏心》系列凭什么“得得地”?

陈松伶:《溏心》系列凭什么“得得地”?

去年香港掀起一片《溏心风暴》热,大契、细契、鲍鲍何止“得得地”?打铁趁热,原班人马再拍《家好月圆》,打破“新不如旧”魔咒,收视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乐界与影坛毫无起色之际,公仔箱总算热闹争气。

都说现代科技发达,娱乐资讯爆棚,香港视迷的追剧意欲远不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但《溏心》系列何能逆流而上,一次又一次创出收视佳绩?凭什么?

我是演员,难免先注意幕前班底。《溏心》计算最聪明之处乃以前浪卷起后浪,先由李司棋、夏雨、米雪等一班老戏骨镇守大局,打好根基;再逼出陈豪、林峰2007星光大典获奖记录、钟嘉欣、杨怡等新生代的真功夫,一时间仿佛演技大进,正是因为对手戏交得精准。

近年香港电视圈一直青黄不接,担得戏的小生如罗嘉良罗嘉良所有音乐专辑、苗侨伟、郭晋安、欧阳震华均已出道超过20年,即使所谓的“新进小生”郑嘉颖郑嘉颖所有音乐专辑、陈豪、马德钟马德钟所有音乐专辑亦都已年近40!花旦一样是成熟挂帅,茁壮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邓萃雯、宣萱、蔡少芬仍然是阿姐级,佘诗曼尚算年轻的一个,但也是1997年的港姐季军了,胡杏儿、郭羡妮、廖碧儿这一班却始终有机会没奇遇。新血未有突破前,以旧带新是取悦观众的最佳捷径。《溏心》幕后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在《家好月圆》推出以前,他们曾担心戏味太浓,营造太多争产、争吵、争老公的戏剧情节会令观众吃不消。但结果是,大家仍然爱看密集式的悲欢离合,只要对白写得好、演员演得好,大家便不会介意,质疑这头家为何会日日有事发生。

所以,虽然情节被揭发有错漏,但丝毫没有影响追剧潮。还是关菊英说得好:“看戏,不要驳戏!”对一出电视剧而言,“好”不等于“真”,大家又何必认真?

[责任编辑:everlee]>>查看今天全部娱乐新闻  每日娱闻QQ收藏QQ

您可能会对以下新闻感兴趣:

上一篇文章:被男人抛弃的九大单身老女人(组图)
下一篇文章:不和传闻两年未平息 郑希怡宁吹风拒见周汶锜(1)

演员宣萱

宣萱
分享到:

热门电视剧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