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上午的八宝山,你可以清楚地感觉到人们对这位相声大师的喜爱,相声迷们用各种各样的形式为马老送行。
菊花、花圈、条幅、图画、剪报、雕塑……在大厅外,人们自发地利用各种形式来送别马季。人群中打出的横幅“马季您走好”,引发无数人的共鸣,现场的签名留言处,一个小时内就签完了20本,用完了两盒签字笔,真正是千言万语。
雕塑 两天两宿做塑像
雕塑家闻永利捧着刚刚做好的马季半身塑像,前来送别。“听他相声长大的,特别喜欢《打电话》等,知道他去世了,我跟两个朋友花了两天两宿,终于把塑像做完了。”他介绍说,头像后面衬青山,前面衬松树,象征着马季的相声永世长存。
他表示,要将塑像亲手交给他的家属和弟子们。“材料是玻璃钢的,永远坏不了。”
作诗 连夜写就《马季颂》
昨天,在为马季先生送行的群众队伍中,有五位老人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当中的一个头扎白绸,五个人一字排开,举起横幅。原来,这横幅上贴满了从京城各大报纸上剪下的关于马季先生逝世的报道。在新闻报道旁边,他们还贴上了一张白纸,上面用小楷字印着一首诗《黄鹤游谣·人民相声艺术大师马季颂》。原来,这五位老年人分属于不同的工作领域,他们当中有医生、有戏曲评论员、有书法家还有电子工程师。出于对马季先生的敬仰,他们连夜写成了这首《黄鹤游谣·人民相声艺术大师马季颂》,并印制了数百份,分发给前去和马季先生告别的群众,让大家共同寄托哀思。
写信 带着纸笔到现场
更让记者感动的是,一位中年妇女拿着几盒香烟,说要替马季老师“招待客人”。“宇宙牌香烟没有了,大家就来几支中南海吧,我替马老师招待大家了。”
这位赵姓相声迷,还自己带了信封和信纸,现场给马季老师写信。“如果大家想写,我可以把纸笔借给他用。”她表示,她会把信交到马季家人手里,让他们尽快从悲痛中走出来。
义演 天津相声迷送条幅
“这些名字都是天津的相声迷们签的,让我们带到他们的心意。”天津名流茶馆的经理于承艳指着条幅上的签名,对记者说。
于承艳介绍说,听到马老病逝以后,他们立即组织了一场义演,获得的资金将全部交给马季治丧委员会。“昨晚的演出现场爆满,现场还有演员演出了马老的段子。”
祈福 出家人摆吉祥灵位
一位出家人手持金菊前来为马季送别。这位师父告诉记者,他法号释果彪,来自河北邢台的清凉寺。“多年前,我在天津见过马季一次,非常喜欢他的相声。但后来就再也没有机会见面。”
他告诉记者,听到马季突然离开人世的消息后,特地为他摆上了吉祥灵位,保佑他一路走好。信报记者 张守刚 王菲/文陆欣 毛千/摄
您可能会对以下新闻感兴趣:
上一篇文章:王小峰:詹姆斯-布朗的地位相当于相声界的马季
下一篇文章:与您相约马季专题片:在笑声中怀念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