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强人之陈佩斯
强人必杀技—— 一正一邪
虽然近几年陈佩斯从春晚的舞台上消失了,但是他曾经很多的经典作品依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尤其是他和朱时茂一正一痞的搭档形象,一出场便会博得满堂彩。然而您是否知道陈佩斯和朱时茂的第一次出现,就造就了一个新的艺术形式小品的诞生。
第一次参加春节联欢晚会的陈佩斯、朱时茂在1984年春晚上表演的《吃面条》开创了小品演员这一工种,陈佩斯在《吃面条》中尽心尽力,淋漓尽致的表演使他成了中国头号炙手可热的喜剧明星。
1985年在工人体育馆举办的春节晚会因为整体不成功,还出现了导演黄一鹤在新闻联播上道歉的事件,然而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拍电影》却再一次获得好评。这个小品让陈佩斯和朱时茂尝到了红遍大江南北的滋味。
而《卖羊肉串》是继《吃面条》之后,陈佩斯和朱时茂推出的又一个让人记忆深刻的节目。在他小品的启发之下,很多优秀的小品演员涌现出来,使得这个新“工种”在中国渐渐成了气候,为小品艺术登上大雅之堂与传统相声分庭抗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88年善于思变的陈佩斯在春晚开拓了小品这种节目形式之后,又创新性的将戏曲与小品结合起来,并邀请了豫剧表演大师常香玉的孙女小香玉一同演出,虽然《狗娃与黑妞》在陈佩斯的作品当中流传度并不深远,但却成为之后很多小品人借鉴的一种表演模式。
1990年,陈佩斯和朱时茂的《主角与配角》以独特的视角关注了演员之间的微妙关系,也同样获得了美誉,随后1991和1992年连续两年推出的《警察与小偷》《姐夫与小舅子》等上乘作品,使得陈佩斯成为了春晚上名副其实的大腕级人物,也让这种一正一邪、极具矛盾冲突的滑稽形象深入人心,
由于处在创作兴奋期,使得陈佩斯很多超前的新想法得不到认同,几次想打破常规表演方式及拍摄方式的建议都被否决,颇感受挫的陈佩斯在创作遇到了瓶颈。
在经过了三年的思索之后,他卷土重来,这次将体操馆搬上了舞台,并且请来了一众体操冠军,虽然幽默依旧,却也难逃哗众取宠的嫌疑。
1998年春节联欢晚会直播现场,陈佩斯和朱时茂表演《王爷邮差》时话筒的失灵,这让很注重舞台表现力的陈佩斯相当沮丧,而且由于一些技术性的原因使得演出效果相比起舞台表演效果大幅度缩水,这让陈佩斯感到与春晚相距越来越远。
1998年之后,陈佩斯和老搭档朱时茂就再也没有在春晚出现过,对陈佩斯的表演很是钟情的观众只能去剧院去找陈佩斯的滑稽身影。
您可能会对以下新闻感兴趣:
上一篇文章:陈佩斯托儿重返上海 观众客串“警托”(图)
下一篇文章:阳台百场演出邀农民工看戏 陈佩斯送衣送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