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梓情怀,梦里老家”,谁没有老家?老家是啥样子?老家让我们离开,又让我们回望。昨日,我省著名作家祁智的新作《老家西来》在他的老家靖江古镇西来首发,在他的笔下,外在的西来和内在的西来构成了一种西来性格,祁智把他的童年记忆化作了一代人的共同记忆。谈及老家,祁智感叹,“很多地名消失了,但不消失的是文化记忆,是人文精神。”
祁智告诉记者,他的老家西来是个小地方,过去以为没什么可大写特写的,写点小文章而已,“当我接受这个命题作文后发现,并非易事。开始竟不知从何下笔,好在老家的先贤对我很宽容,不干涉,随我。”祁智很开心,于是很快拿出了3万字的初稿,“老家及时组织了一个论证会。老家人在肯定我的努力同时,严厉指出了文中的多处谬误,并指出,今天的西来,可不是过去的西来。”在老家人面前,无论你是谁,你有多大成就,老家人是知根知底的,祁智只得老老实实地鞠躬说:“我改。”西来镇党委书记鞠林红则提议说,是不是可以向前、向后再延伸一点,这样有历史感,也有现实感。之后,祁智便顺利完成了写作。
在书中,祁智用诗歌的语言和意境,散文的结构和节奏,小说的人物和细节,建造着一个意象丰盈、而又自成体系的故乡。他不满足于浅表的描述,从小事入手,讲故事,说人物,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对老家的怀念和崇敬。如他写理发店,他说,西来的理发店如同“消息站”,它是西来人了解新闻的地方,也是化解矛盾的场所。
昨日,在新书首发式后,还举行了设计新颖的“农耕文化陈列馆”开工典礼。室内以农耕先贤、四时农事、风物乡韵、农副百工为四大主题。《老家西来》一书将以专题片形式向观众展示一个立体的西来。陈列馆外部将建牌坊、影壁、老作坊、壁画长廊、农书路、二十四节气花岸、互动水车、农耕诗廊等景点。通过这些或具体、或形象的场景,阐述古镇西来“以农为尊”的文化主题,展示西来的地方民俗,从而使一代代西来人对家乡更加热爱、依恋和期待。
本报记者 蔡震
您可能会对以下新闻感兴趣:
上一篇文章:新水浒李宗翰智答提问 为角色吴用鸣冤
下一篇文章:智勇大冲关夏日对决 柴碧云精灵搞怪呼声高